2011年12月27日星期二

食得o既聖誕樹 - pandoro christmas tree

一向有訂閱一本意大利烹飪雜誌 Taste Italia 的習慣.  那是本十分全面而用英文寫成的書.  當中介紹的菜式又意大利南到北, 簡單到複雜都有. 幾十蚊睇足整個月, 都好抵.

今期的聖誕特輯, 找到其中一款睇起來難, 但做起來原來都幾易的聖誕蛋糕, 不過其實不算是由頭焗起, 而是用買回來的意大利聖誕清蛋糕 Pandoro 做起的. 

就起 pandoro 就一定會想到另一款香港人比較多吃的乾果蛋糕 panettone. 但panettone 吃下去會有點麵包的感覺, 而 pandoro就真是香草 (云呢拿) 味的蛋糕來的.  不過也一樣就是因為當中的酵母是加入一款特別元素, 所以不放雪櫃一樣可以放幾個月不壞. 

說回我的 "聖誕樹", 是利用 pandoro 多數是凹凸星形的塔狀道理, 橫片出數片一樣厚度的蛋糕. 之後就打起忌廉和 fold 入橙酒糖漿 (自己煮的, 可以調較甜度) 及 mascarpone cheese, 用抹刀抹上每層的面, 之後每層也轉少少才 "貼" 上上一層, 之後放上一些 cake decoration 的珠仔, 最後篩點糖霜就成了. 

不過因為我不吃 cheese, 所以改成用吉士粉打入忌廉, 打到 "企身" 就行了. 其餘步驟是一樣的.  容易得很, 而女王見到後已經大大聲話要食聖誕樹. 咁即係起碼都已叫做似樣先.   


2011年12月24日星期六

壯烈犧牲...

上星期證的兩場婚禮, 都分別發生了一件相當搞笑的事...
首先是為一對朋友的朋友證婚.  他們最初時問兩位不同的朋友說想找律師, 而那兩位朋友互相是不認識的.  不過這兩位都竟然是由我替他們監禮證婚的, 所以這對朋友便得到兩個相同的 referral, 托賴就係咁所以我都未開價錢給他參考已經說「點都係搵你架, 我兩對朋友都強勢推介」(多謝先...)
這對新人的新郎是位演藝工作者, 也是一名比老朽更加 「身型膨脹」的可愛肥仔 (真係可以咁形容架, 加上佢的「演技」真係 lum 死人架..) .  到行禮時, 不知道是否有人「搞過」個戒指枕 (強烈懷疑係攝影師影戒指相後自行再縛過但縛得太緊), 竟然唔可以一下就單手取得戒指 (我縛的方法是一位攝影師教的, 縛完後都OK實, 而且戒指可以用單手取出的); 我自己細細聲 "吁" 左一聲; 可能新郎以為我拎唔到, 所以想幫手解結, 點知就係咁, 兩隻「肥手」相疊, 而呢個時候其實戒指已經順利落在我手, 但係就係因為我隻肥手又掂到另一隻有點凍的可愛肥手 (可能因為佢緊張啦), 本能地一縮, 隻戒指就掉在台上... @@"

就係咁, 我個底就係咁花左... 第一次跌戒指... @@"  當然, 我極之鎮定地執起後對新人講一句: 「無事, 跌一跌才耷得正, 可以戴得實O的架」 新郎都知係佢緊張所以都同我講對唔住.   而呢對新人我是用「上台演出」為題講幾句的, 講到半分鐘差不多完時竟然畀台下一眾戲劇界人士掌聲打斷, 我諗都挽回唔少面子吧...

其實, 犧牲了第一次的不只我, 還差點有我的戒指枕. 

這是我第二個戒指枕了, 雖然我另外有一兩個後備, 不過多用一個 classic款的; 前幾晚另一場婚禮上, 輪到呢個「幫手」出事...

那晚的新郎哥成日話自己好緊張, 所以去酒店 ballroom 的飲品 counter 拎左杯紅酒話想壯膽喎.  呢個時間我同佢都在新娘房外等埋新娘換衫 briefing, 當下就有一位應該係佢同事的來恭喜新郎.  仲開始無啦啦o係度講公司野.  初時新郎都聽得好開心, 但係條友一路o係度講. 手舞足蹈, 卒之...
佢隻手揈到放在 drinks table上他的袋, 而個袋拍下撞到新郎杯紅酒, 杯酒竟然飛起倒下, 將紅酒濺向正在檯面縛緊戒指的我... 因張結婚證書就在戒指旁...

呢個時候, 當然係第一時間拯救左證書先.  一手拎起證書簽名冊, 另一隻手掃開戒指枕... 之後打開簽名冊, 發現只是誓詞濕了兩滴和一張普通的婚前聲明書濕了. 

酒店方面都好快幫手, 來幫我去影印那張濕漉漉的聲明 (是普通白紙來的, 可以影印來用).  同時間地, 那位揈手同事仲唔知自己衰左, o係度係咁講野, 新郎都唔理佢想整返好隻戒指喇, 卒之係我好正經咁叫新郎過來, 佢先至識行開放新郎過來.  本來飲到少少面紅的新郎已經面都青埋, 不過我「匯報災情」後佢知道證書無事都放心了.  

呢個時候, 我望一望戒指枕, 先見到原來上面有三"撻" 紅酒漬呀陰功...!!!   但係可能新郎唔為意到其實戒指枕係我借出的, 竟然只講了句  "我唔會介意的"... -.- 不過當然, 只係幾十元, 我亦從無諗過問新人 or even 那位冒失賓客賠錢. 

好在, 昨晚網上 check 到用酒精慢慢抹係抹得走的, 個枕都不至於即時死亡, 不過抹極都仲有少少漬咁解囉... -.-

2011年12月22日星期四

紅糟鹵牛肉


不嬲都係鍾意食台灣那種牛肉麵, 即係牛腱 (牛展) 煮的那種. 喜歡那甜甜地又酥化的感覺. 而早陣子去了新公司一位舊的大老闆所開的酒樓食飯 (好複雜, 簡化了其實是我舊公司多年前的大老闆, 後來和舊公司的新老闆不太咬弦走了出來, 和我師傅一起去了師兄的公司, 我現在又一起去了師兄度); 這位老闆除了律師外也做不少生意,包括飲食. 他們其中一味小食是鹵牛腱. 細問他們廚師, 回覆只是... 用浸牛腱原湯加靚老抽和糖慢火煮. 當然, 這不可能是竅門.

決定一邊上網找, 一邊嘗試, 買了兩大條花腱 (金錢展) 來試, 因為記得那味道是甜甜的, 而且顏色有點紅, 所以自行鎖定會用紅糟加入去炆. 而另外就真是用了老抽和冰糖.

第一次炆是先炆煮了一個半小時後熄火焗一小時, 之後開火又炆半小時又焗半小時, 結果是:




見到是一件件的, 咬下去卻還有點韌, 不過又不是好韌那種, 喜歡咬東西的會喜歡.  味道就已經是差不多對味了. 我用的份量是半斤肉, 三四湯匙的老抽, 四湯匙左右的冰糖和兩湯匙紅糟, 牛腱當然先出水, 切大件煎一下再炆.

後來見網上的台灣名廚阿基師的做法, 就是要炆五小時的, 所以第二次做時就真係耐喇... 差不多同樣的料, 先炆個半小時後焗半小時, 之後又開火兩小時焗一小時, 又開火一小時焗半小時, 最後又開火大半小時焗十五分的... 間中加點水的, 而且加入了紅蘿蔔加甜度, 和白蘿蔔用它的酵素來使牛肉更腍;  而時間可能有點出入, 總之是耐到連自己都忘了, 到開蓋的時候: 




賣相無咁好, 因為成件腱已經酥化到差不多爛的地步.  吃下去是鬆晒的.  我也有定時試一下味, 不過發現最腍竟然係炆完第三次後, 之後舊牛腱就開始鬆散同埋又無咁腍了. 真係奇怪...

現在那方是不錯的, 不過如果真係要驚為天人的話, 可能要再試多幾次才行...

2011年12月21日星期三

「關係複雜」

有時人與人的關係真係十分十分之微妙, 上星期幾對證婚的新人當中, 有一對的新郎是我的中學師弟; 不過我們最初的認識並不在母校.

話說當年老朽入大學不久, 開始替初中和小學生補習英文, 而當時香港還未興起初中去補習社的. 私人補習可說是不少中產或高收入家庭會替小朋友辦的事, 而當時也沒有像今天的那麼多不同形式的兼職可以做的, 補習可以就是最起碼的工作了.  每個月賺返三兩千已經好高興了. 

老朽就比較特別, 因為「曾經」是香港法國文化協會最高那張 dip 的畢業生 (而家好多唔記得晒就真), 所以有時就會有些會考要考法語的學生找我 practice oral, 而又因為父母認識的一位友人, 他兒子當年剛讀初中, 成績不錯卻想他學多點東西, 所以竟然找我私人教授學法語, 而且學費比一般補習高一倍多.  我倒建議他出去學的, 始終語言是愈多人practice 愈好的.  但他父母卻說想他靜靜地學. 

長話短說, 就是這樣, 認識了這位師弟.  卻又成了我的學生.  而現在, 我就成了他的證婚律師.  感覺十分之... 奇妙... 因為, 若干程度上, 看到一個關係的轉變, 兩個人 (指我和學生之間) 竟然也成熟了, 當年上課時有時一起搗蛋的事; 今天在馬場為他和女友作見證, 雖然和其他新人一樣, 我也有一段一分鐘左右的獨特對白, 但說的時候, 始終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是有多少不同的... 而世伯世母見到我, 也一樣像當年一樣捉住我唔放的傾計.  一切就像回到十多年前去他家上課一樣...

同場加映, 又不說不知, "六條一" 當晚最後一對新人, 就是我一位中學同學, 就在 "面書" 發現, 他太太原來是我另外一對的證婚客的親戚, 而那對新人又是另一對我以前打 wargame 老友證婚時介紹認識的... 呢個世界真係好細...

2011年12月19日星期一

「食物工房」- 聖誕食品點整出來?

原來下星期已經是聖誕節了, 今天和女王回到教堂, 見到馬糟已經完全佈置好, 將臨期的四支蠟燭都已經點著了.
老朽有個怪習慣, 就是會錄下電視上各式有關飲食的節目來參考, 而前幾晚看電視就看到明珠台有個之前做過的BBC 節目, 叫做「食物工房」(food factory). 當中介紹的是工場人如何製造平日大家以為很容易的食物, 有時也介紹當中的化學原理甚至化學物質, 例如原來粟米片不是用粟米, 而是用白米高壓製成的, 又或者原來支裝的噴忌廉原來整支都是高壓氣, 真正的忌廉竟然不夠一隻咖啡杯的分量等等. 目的是為了介紹之餘也希望大家會懂得珍惜自己所食的東西.
今次的是 food factory的聖誕特集, 當中就介紹了以下的幾樣, 我覺得好得意也有點發化深省, 所以記下分享一下.
香港人比較少吃果蓉批 (mince pie), 原來用來製造的蘋果是在每年的八至十月採集的, 不然一個十一月尾根本無可能有這樣多的蘋果呢! 至於那麼多的生果, 為什麼收成兩月都可以不爤? 原來是放入無氧倉 (1% oxy) 儲存, 沒有氧氣就自然不會有生物, 也不會有氧化了.
到製造時, 是用一個機器來去皮的, 一分鐘可以替 650 個蘋果去皮去心, 而皮心等大家以為是廢物的東西, 又會煮一下搞爛後變成泥狀再入醬做成 puree, 至於果肉呢, 就是切碎後加入 vita c 防止變黃 (和做蘋果沙律時加入醋一樣), 之後就會用蒸汽噴機來殺菌來混成醬料. 最後才加入焦糖等使它變成深啡色的醬料.

而大家平日也不會去碰, 聖誕卻一下子殺一大堆的火雞又是如何「生產」呢? 原來為了使「全世界」的火雞都可以在感恩節時開始上市, 又是用凍倉來儲火雞蛋的, 之後用慢速來孵化, 再分成男女去處理 - 和雞一樣, 雞"la" (雌雞) 才會用來吃的. 因為雄火雞的肉都係好鞋口的.

同場加映的是煙肉 - 一般來說傳統上西式的煙燻食品都是用 smoke house (一個煙櫃) 來煙燻的, 而且好多時係用熱煙 (hot smoke) 去由生煙到熟或者半熟的; 不過美國近年來就多了用一款「煙水」 (liquid smoke) . 試過兩者的話就會覺得真煙會有好濃的味道, 而用煙水的話就會淡些, 不過食物的本味會出得好一點. 而原來這些煙水... 真係煙來架! 做法竟然係用一間好濃味的 smoke house中生產出好濃的煙, 之後用冷凝法「捕捉」煙變成液體.
原來為使我們可以過一個方便和愉快的聖誕節, 世界上是有一大班人努力了幾個月的. 大家真的要珍惜食物 (尤其係... 火雞!!)

2011年12月17日星期六

七年之癢開始...

計計下, 原來今個月是和夫人結婚七周年了.

人人都話有七年之癢, 我倒有點想知道, 我們的七周年會是怎樣. 我只知道, 轉工後部分生意 "回流" 速度未如想像中快, 加上物業市場真係好靜, 就算有炒家埋身幫襯, 人家近月都唔敢出手, 而證婚生意雖然可說是不絕, 但始終投放時間和資源不可以太多, 也不是老朽一門主要收入, 所以工作上近幾星期都好畀心機去撈客和約人傾談, 而且因為是顧問律師, 使費等都係自己畀, 要等待舊客有新 case之類, 又或者新客真正開始上路才可以真正的說是鬆一口氣. 不過, 沒有了舊公司的壓力和老闆的面口, 起碼老朽過的都是比以前輕鬆得多的生活, 財來自有方, 我想法倒是正面的.

當然, 努力工作是必須的, 所以, 近月以來我的確相當忙, 好多時都係靠夫人湊住女王的. 雖然老婆家務上的確係比較懶, 不過對住我父母以至於親友時的態度是十分不錯, 而且有時仲細心過我自己的, 而當知道我去證婚又或者去傾生意呀之類時, 夫人總會在家做好大部份的工作, 在背後不斷的支持老朽.

七周年那天, 我在面書出了這樣的一個 status...

「七年前的今日,我們在主前彼此承諾,從今以後,無論環境順逆,疾病健康都會永遠愛慕尊重對方。七年來都無咩資格畀幸福你,反而像麥兜-愈來愈肥,多謝你的不離不棄,仲帶來了女王。無拗撬就假既,但幸運是我們還記住這承諾。今天,透過工作和生活,我將這承諾與人分享,也有你的支持。老婆,你知我有多愛你嗎?;) 」

真的, 好希望大家看到這一篇後都會和自己所愛去分享.  不是在結婚, 喜慶那天才是有愛的一天, 而是在你需要支持的時候, 才更加可以發現, 愛就在身邊.




2011年12月16日星期五

雕晒花的 "百子百花獻壽"

外母大人今年六十大壽, 原本好應該和一眾親友食飯好O既, 就算唔係真係擺大壽都應該出來吃一下的, 不過一來外母大人佢一向都比較低調, 二來因為姨仔的電療尚未完成, 始終未出得來, 擺酒的話實好多姨媽姑爹問長問短, 所以決定作罷.  只是一家人自己吃飯, 而姨仔和拔拔妹夫就另外和外母食, 話費事女王易病傳染到佢.  咁又係, 始終已經係埋尾, 無理由臨尾香O架嘛... (大吉利是!)

洋曆生日那天是叫了外賣回來吃, 至於正日呢就由老朽下廚做幾個菜給她.  包括主打的燻雞, 因為天口凍而整的柱候蘿蔔牛腩, 還有這個...




賣相不俗吧?  這道我改名為 "百子百花獻壽圖" 是名廚甄文達 (Martin Yan - Yan Can Cook) 做有線節目的客席廚師時教的, 不過他用的是青江菜 (小棠菜), 比較梗身和易釀; 但為了遷就比較多聲氣的外父不吃小棠菜, 所以加入了大白菜, 只要小心點, 一樣釀得好.
本來是用蝦膠的, 不過外母有點蝦蟹敏感, 所以改用了四海買回來的魚肉 (當然自己打最好, 但時間關係嘛... 那天因為夫人有點不適, 我還要趕在外母到來前替女王洗澡 - 不然外母到來又會爭住做, 我就係唔想佢生日都要操勞丫嘛)
看來都幾型, 做法就好簡單... 就係切掉菜葉後用廚剪修一下外葉變成尖型, 內葉就間竹的修成低一點的尖型, 最中心位置盡量挖空才可以釀多一點魚肉的. 之後加上少少蟹子 (我用飛魚子避免外母敏感) 蒸八分鐘便成.  不過因為不知會不會還有點硬梗, 所以我先將菜的底部坐滾水拖兩分鐘左右, 放返涼才釀.
切出來的菜葉當然唔好浪費, 可以切細絲後溫火炸一炸, 十幾秒見顏色轉為碧綠就可以了, 撈起後吸油佢會慢慢變脆的.  中間再放一些蟹子/飛魚子裝飾, 一道幾好意頭又好看, 仲幾好吃的菜式便可以上碟了. 
今次算做得不錯, 起碼外母鍾意食之餘, 連外父都拎架相機出來要影低拎去畀佢打波的朋友晒命的話, 應該都幾靠得住.  ^^"

2011年12月14日星期三

女王步行籌款

老朽係義務工作發展局的二打六小委員就有部分 blog 友網友都知少少的. 上兩個星期日就係義工局步行籌款. 老朽都記得,之前有朋友提過,小朋友要入小學的話,最好多點可以提及的義工呀,幫人呀之類的東西. 所以便有個想法,除叫女王遲點一起一家人去賣旗外做多點事. 加上本身都希望個女可以真的知道為什麼爸B要成日去了開會和做緊咩, 所以二話不說便報了一家三口的名.


我倒是承認知道會有張 cert, 所以想和女王行, 最最最初的原意係想等女王有張 cert可以報小學時威威. 不過當女王上兩星期知道會去行公園時問我「點解要去行」的時候,我答了她...

「你記得之前給你看過有些人無屋住, 有些小朋友無得返學玩, 連想食飯都無得食嗎? 你行公園時就可以叫爺爺呀, 公公呀佢地畀錢捐助等大家可以幫下呢班小朋友囉」之後,女王竟然好積極咁問幾時有得行呀, 好想去行呀之類. 我覺得,比我呢個初時有點功利的想法強多了.

我問夫人, 應不應該帶定架車仔去; 夫人的反應是「完全無需要」.

好喇, 到了真正的步行籌款日子,秋日之中都算那日好鬼熱了. 加上行的時候, 我們才發現沿途多數都係無遮蔭位的, 夫人行了半小時未到, 即係都未到四份一路程已經覺得後悔點解無帶車仔. 反而女王呢, 我們一邊行一邊介紹花草樹木呀, 海邊的飛鳥之類的倒不覺得是大問題.




就係咁, 雖然行得好慢, 好慢, 慢到連沿途的茶水/急救站都在我們行過後不久收檔了 (我們後面還有一班九十歲長者, 和一班弱能的工傷朋友們) 我知不少人都有帶三四歲的小朋友來, 但我見到行了一會他們已經都嚷著坐了車仔呀, 以至於放棄不一而足. 而女王行到一半左右時, 只說了句 "好熱", 我這時就見到路邊有一株含羞草, 知道之前女王玩過的, 便叫她望一下. 女王果然好似 見到朋友一樣, 即刻醒晒. 之後我們就一路在路上找含羞草來玩, 亦係咁, 女王真的 "親腳" 行足了兩小時 (原本大會估計路段係1小時20-30 分可以行完的), 係慢左少少, 但係我們真係好開心, 因為真的無想過她可以不休息地行)...




最後, 除了義工 cert 之外, 真係要獎返杯朱古力雪糕給她, 因為, 唔係自己讚自己個女, 而係我真係覺得, 佢好乖, 好叻... ^^

2011年12月9日星期五

晚霞下的誓言...

不少新人都有個夢想, 就是在一片晚霞訂下自己的盟約. 老朽新幾星期都見證過幾對戶外行禮的新人, 都是想在傍晚時份行禮的.
他們的行禮時間, 本來都不是 "正路" 的時間, 不過在老朽和他們開會時, 我多數都會關心一下他們選擇時間的原因, 一來有需要的話可以提供意見, 二來就係我都想了解一下, 如果日後有另外的新人想選擇的話可以幫下手. 不過這幾對新人之中, 只有一對所選的時間真係會有"晚霞" 的出現. 因為他們忘記了現在是冬天, 所以最後他們的時間都經過調整的.
有一對說想下午6時半, 希望見到鹹蛋黃, 地點是尖沙咀的一間酒樓, 是有室外證婚場地的; 但他們的婚禮時12月初, 那即是說其實日落時份係 5 點幾左右, 到 6 點都差不多黑齊了.  到時真係搵電筒照, 喊都無謂... 好在開會時我多口問句, 所以便提他們將時間提早點.  點知...


... 竟然係臨場時化妝做唔切, 5 點半先開始化新娘, 卒之都係 6 點行禮, 只係僅僅趕及晚霞最尾的一抹紫色...

另外一對是未行禮的, 我都好期待, 因為他們是我另一對證婚客 (也是我朋友) 的伴郎.  大概是見到我表現後決定找我的.  他們就比較 "貪心", 一邊想有日落的氣氛, 另一邊又想有日間的溫暖感覺, 時份呢, 就係一月; 而因為新人有做表演藝術的經驗, 竟然想在結婚時玩影 "逆光" 的相片.  但係下午時份日光照得正就話o者, 唔係邊度搵光畀你去逆得架... @@"  最後決定, 就係下午 3:30 開始, 4 點前禮成後開始影相.  結果會係點呢,下個月話你知. :)

當然, 選擇行禮時間, 多少是有點彩數的, 就算碰不著也沒有大不了的地方, 而當然可以的話, 新人總是想做到最完美, 以這完美的一天去開始人生的新階段.  

咁多對想在晚霞下行禮的新人之中, 最好運的都要算我上次提過, 11.11.11 山頂行禮的醫生.  真係撞手神才可以撞到呢個對正鹹蛋黃的時間, 仲要係因為佢地遲左少少開始喎... 至於最醒目的, 應該要說是我第一對戶外證婚的朋友, 是姨仔的同學, 08年尾在淺水灣行禮的 (就是08年11月我另一篇 blog 寫過腦西班牙文證婚的那次...)  , 他們是 4:15 行禮, 4:30 禮成時仲係幾好太陽, 之後好快就開始日落, 到5點左右影相去到中間時就真係晚霞出現; 而老朽因為姨仔的關係就留下來飲杯東西, 等到5:30 左右才走 (他們部分晚上上了去晚宴), 臨走前新人仲捉住影多張相, 就竟然碰上了最美的晚霞! 



2011年11月29日星期二

學校旅行2011

今年的學校旅行在上星期舉行了. 今年地點是去西貢的有機農場, 仲可以自己整麵包仔同埋種返盤細細地的薄荷葉, 亦因為咁所以收成舊水一位. 錢就畀左, 但係夫人臨時公司有事去不了, 我去年就係因為要上庭所以去不了. 兩年都唔可以一起陪女王玩, 好可惜. 今年就找來麻麻頂住, 好過浪費了費用.

臨行前幾天預備食物啦, 問女王想食咩, 佢竟然話想食酥皮; 可能係因為早幾個月前和她一起做過酥皮盒, 所以提起. 還說做多整埋畀老師食. 不過, 我己知道, 整完拎去, 實淋晒喎... @@ 不過既然女王叫到, 都無所謂啦, 難得可以在靚女老師面前晒晒命丫嘛... XD (不過用淋左的酥皮晒鬼到命咩...)

為免甩轆, 所以還準備了一些薄切 deli ham finger-三文治, 包的一邊是塗上 Maille的蜜糖芥末 (Honey Mustard), 另一邊就是塗了"BB頭" 沙律醬. 中間除夾了薄火腿外, 還有一塊煎蛋皮. 至於沙律, 我就做了簡單的粟米粒配日式海帶沙律, 用的是醬油日式沙律汁, 上面再放一些大陸叫做「聖女果」的車厘茄.

成品... (酥皮未淋前...) :P




女王就開心喇, 因為好多野玩, 而且因為有跟過爺爺學種花, 所以在種薄荷葉的時候下泥和插苗都做得比大部分同學為佳.  起碼唔會一手泥先.  而麵包呢... 就太細個, 所以無睇頭, 不過在我和麻麻領導下都做到個其他家長見到都知道係 "米奇頭" 的包出來...

開餐前, 老師和女王一班同學跳舞唱歌, 呢個時候當然係我地係咁影影影啦.  有好多首女王在家中唱到「一忽忽」的歌, 卒之在老師和佢架 MP3機的帶唱下, 疑團都解開, 知道唱緊咩了... 哈哈...

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女王近月大事紀: 家長日 & 運動會+萬聖節






上個月的萬聖節, 其實作為天主教徒, 真正要慶祝的應該是之後一天的「諸聖節」才對, 不過既然女王學校和英文班的老師都會有活動, 而且連爺爺麻麻屋企的管理處都有個小 party的話, 也就不如照當玩一下好了.

之不過女王和去年的萬聖節一樣, 都係唔肯著玩野衫 (已經只係畀件紅黑袍佢著咋) 倒是後來佢最聽話的姑姐 (我個 designer妹) 出手才氹到女王著衫加戴埋個牛角頭箍, 仲拎了屋苑的裝扮獎 (竟然係一百大元 Toy's Rus禮劵呀下...!!) , 當然, 佢最關心的, 係拎左幾多糖回家...

因為萬聖節 party (是29 日, 即之前的星期六) 碰上我要證婚, 不能現場睇住女王玩, 其實都幾遺憾, 因為去年我party我又係去了證婚... @@"



但講開又講, 英文補習班老師打來說女王在上課時的英文大有進步, 雖不至應對如流, 卻完全 GET 到老師說話後可以簡單回應句子. 反而家練習時我同佢玩 flashcard 之類後問她時最多只會識講下 yes no 之類... 究竟佢在學校係咪真係咁堅就真係不得而知了... 不過呢, 起碼早兩星期去圖書館時, 女王都明咩係 "Now go and put this book into that bin, and get the cat's book from the shelf over there and come back"... 都算對得我地住喇o卦!?




之又不過呢, 上星期學校家長日, 我收到新的靚女班主任的 message 係女王似乎唔太肯主動在完全空白的紙上 "由頭畫起". 佢做剪貼又或者係有 guideline 去做就做得好快喎! 但係由頭畫起呢, 佢就會同老師話自 "唔識丫嘛!" (佢好鍾意 "丫嘛" 架...) 反而英文的肥肥老師就對佢讚不絕口. 至於普通話呢, 老師無咩講, 不過保姆姨姨因為都識普通話, 所以我聽得出女王係聽到o的講到o的的.





講起學校呢, 上兩星期仲係呢個親子運動會的日子, 去年因為要開工開會, 所以去不了, 今年轉了公司, 時間比較自由之下又可以去了. 其實都係跑跑跑一輪, 而且都係大家旨在掛o下隊參與一下咁. 不過見到她的老師 (還有去年的老師) 們時, 女王就興奮到飛撲埋去影相, 而且到拎紀念獎牌 (係人都有的...) 時叫佢埋國旗下影相, 佢仲識扮真正得獎選手o既 "咬獎牌" 招牌動作, 誓要笑死我們為止...








***



同場加映對話一則:



女王: (拎住空氣, 畀麻麻) 「送畀你丫」

麻麻: 「咩來架」

女王:「你估下!」

麻麻:「(望一望檯, 老作道) 係潤唇膏!」

女王:「o岩喇! 我要畀錢買o架」

麻麻:「買o左幾錢?」

女王: 「五錢!」 (唔係重量個 "錢" 音, 而係 "幾錢" 的 "淺" 音...)   XD

2011年11月26日星期六

11.11.11 四對新人四個故事之 - 父母恩

好了, 到了六條一最後一場證婚, 其實是我的老友及同學. 他之前是說希望七月一邊求婚, 一成功就出來證婚的, 不過香港制度上不能這樣, 所以他便想在11.11.11 行禮. 不過他決定日子後竟然唔記得通知我, 係到了10月尾才說想在那天註冊. 這下我可難做了, 一來他已經夠晒入紙, 二來我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提供, 不過他倒知道自己遲了, 所以說會就我的時間, 在當晚證完其他新人後去他們兩家人吃飯的地點做註冊就可以, 而且 「一定要留低食飯」.
亦因為係多年老友, 我便叫他盡快來律師行辦手續. 結果僅僅趕得及.

他們最後決定在尖東一間酒店的中菜廳包一間房, 兩家人 (即係會變一家人啦) 辦幾桌「家宴」. 又因為係老友, 雖然我最後都無真係坐低食, 亦都食了少少 snacks同埋同佢地一家人 toasting 飲o下香檳 (全日最後一對新人啦嘛, 所以無所謂, 飲返杯囉!) .  見到世伯, 其實我記得細個時係有見過的, 不過太久沒有見, 世伯雖然比較蒼老了, 卻極之精神, 而且仲好高興地找我飲.  之後他望著新新抱和已經仔都生埋的另外兩個仔女說...

「好咯, 最後呢個都結埋婚. 安樂咯, 搵次真係好輕鬆咁出海先...」世伯退休前是港澳的私人船的船長, 現在也還有大偈牌. 

「以前睇住佢畀老師照肺睇死, 成日見家長; 而家都大個咯, 起碼唔使我煩都好丫」 說時不無唏噓, 「你睇大o個兩個, 而家都生左喇, 一個歲半一個四個月大, 哈哈哈哈...」

哈, 何止唔使你煩呀... 而家舊同學係外國投資銀行O既 SVP, 咁多個同屆同學之中佢都算係撈得好掂那類, 起碼好過老朽先.  不過世伯講得O岩, 佢細個時的確係畀唔少老師睇死的. 係後來中五走左去外國後先至突然開竅.  之後就飛黃騰達了...

世伯繼續...「家陣都大個晒喇...大個晒喇... 轉行湊孫lu...」 男人老狗講到聲都震, 好明顯感動中.

做左老竇o既我, 又豈止一次諗, 到女王出嫁那天, 我一定喊到豬頭咁款, 所以當然係 feel 到世伯的感慨.  唯一o既回應係... 「uncle 你咪好囉. 我仲有排呀... 」之後和他舉杯暢飲. 

飲多兩杯, 都係時間回家去了, 都夜啦, 我都掛住夫人 & 女王, 都相信佢地都會好掛住我的, 分分鐘女王唔見我唔肯訓呢...

佢地兩父子話送我兼一齊出去煲支煙, 佢老竇仲問我食唔食.. 不過 sorry, 我一向都係反吸煙份子... 

回頭一望, 睇住佢兩父子背影同埋兩條點著煙仔升起的白煙, 能夠為我的11.11.11 劃上一個好完美, 好感恩的句號...。

2011年11月24日星期四

初冬時節好煮意 - 龍鬚東星柳 & 白玉藏金鳳

在寫11.11.11 的第四對新人前, 先暫停數天, 轉轉去吃喝一下...

自從轉工後近個多月都未有煮些新玩意, 而且秋冬時節真的比較多婚姻監禮的證婚工作, 周末好多時都要出街工作的話, 不多時間在家準備煮菜; 只是上星期 11.11.11 之後休息了兩天才找個時間入廚房玩.

都是兩道可以不難制作, 平凡得很, 卻不失貴氣和賣相的家宴菜式.  先說龍鬚東星柳吧. 

其實是在書店見到有一本很舊的 "香港粵菜精華" 當中見到的作品, 不記得是哪家酒店的名菜了, 當然, 人家做得大體得多. 我的做法只是將切了幼條和醃了味的星斑柳泡油之後撈上用冰糖蒸過的金華火腿絲.  人家是加了蛋皮絲才撈的, 不過那天不知發什麼瘟, 以為家中有蛋又沒有檢查, 到用的時候才發現沒有, 因為沒有了蛋這個中性的味道, 只有將就著用多點糖去蒸金腿, 不然就會太搶, 又或者會太鹹了. 





至於白玉藏金鳳就是之前看無線的一個節目後將大師傅的做法簡化後得出的. 


看上去無咩顏色, 因為燈光配得不好而且的確本身都係淺黃色的.  要就返所用的碟所以好難做得太突出, 先將日本白蘿蔔 (大根)切薄片 (我真係切, 唔係刨o架...), 用薑汁雞湯蒸一小時後放涼些 (留返蒸的雞湯後用), 同時間將一隻 (如果細隻就用兩隻) 已用鹽糖胡椒花雕和麻油醃過的雞髀蒸至僅熟後拆成雞絲 -- 因為之後會和白蘿蔔一起上菜, 所以不妨落重少少味才蒸.  而且不要過火, 因為一會後還要再蒸一陣.

用一隻大碗, 先將蒸至腍的白蘿蔔薄片沿邊一路疊一路排, 排了幾層後留中間一個窩位加入熟雞絲, 之後用一隻大平碟將碗中已排好的菜倒扣在碟上, 再稍稍蒸三至最多五分鐘, 另外將蒸過蘿蔔的薑汁雞湯加生粉水埋薄芡, 淋上圍在倒扣的蘿蔔邊上, 加少少杞子或金腿茸就可以供食了.  因為蒸得夠, 所以好腍, 女王唔鍾意食硬的菜蔬都食了好多.
這兩味都是 "見得人拜得神" 的菜式. 甚至可以在做冬時節做給家人吃, 而雞亦可以改為已炆至腍滑和入味的牛腩切薄後放入再蒸, 因為牛肉和蘿蔔味道係好夾的. 






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

11.11.11 四對新人四個故事之 - 人呢?

11.11.11 的第三對新人, 是在九龍一間頗出名, 幾乎專做婚宴的酒店擺酒, 是席前行禮註冊的 .

例牌早到, 不過跑了幾場後, 有點點倦, 所以要先飲杯茶充一下電.  不過五分鐘後便回過神來了.  這時, 見到台上的靚靚新娘子望全台下的兄弟姊妹發號施令, 是好有禮貌的, 不過, 卻十分之有威嚴, 甚至, 聽下去有點威嚇.
 
有點出奇, 因為之前和新人開會時, 新娘是「咩都無所謂」同埋對住男友就「你話啦」的那類人.  相反, 那晚見到的新郎哥 (係個空手道教練O黎O架下...) 似乎變了另一個人, 當日好有主見的樣子不見了, 換了一塊時時在陪笑的面孔.
 
大概, 當日的流程和預計中有點出入, 又或者差不多去到開席了, 台下只是有五成的入座率.  可能新娘有點緊張吧. 
 
嘗試過和新人一起做一個「軟著陸」的解釋, 請他們放鬆點, 但今回似乎不太湊效, 新娘除對我有禮貌外, 對其他人, 尤其係兄弟姊妹相當之嚴厲, 包括「請XXX 即刻到台前, 唔該」 (第一次叫咪咋下). 
 
停一停, 如果你也是類似的新娘子OR 新郎哥的話, 唔好意思, 雖然唔係話你, 但係都請你留意以下內容...
 
拉了酒店的 captain 埋一邊問個究竟, 但酒店方面似乎不太知道今天的事.  而另一方面, 攝影師自己都覺得好奇怪, 因為他所認識的這對新人, 之前的溝通等不是這樣的. 
 
呢個時候聽到台上的新娘都頗大聲問「人呢?」
 
指的應該是其中一位負責首飾之類的姊妹. 
 
那位姊妹戰戰兢兢的趕來, 新娘再次好有禮但好有權威地指示去取些東西. 
 
其實我見好多姊妹都係花容失色的, 便在新娘和新郎去了斟茶時好客氣地問三位姊妹, 她們就當天沒有任何問題, 只是去到酒店後新娘就開始擔心.  不過倒真是無人知擔心什麼.  我便以旁觀者身份讚一下她們, 明顯地, 她們的面上即刻有返笑容, 我便接口說「拿, 而家你地咪幾好, keep 住啦, 新娘搵得你地做姊妹即係信你地, 咩都好都係好姊妹呀」
 
或者你可以話我八卦又或者多事.  作為證婚律師不應那麼做, 正所謂「關你鬼事呀」.  但一來我未上台, 我只是一個 caring 的參禮者, 二來更緊要的, 是我只想個個都在這好日子中笑笑口的.
 
既然沒有什麼其他地方, 我只有想一下, 我知道今次的男家和女家長輩各自是有一點事, 唯有在此埋一埋手. 找來攝影師給個拍照次序的提議, 同時和一樣係搞到無咩笑容的司儀兄弟姊妹 brief 一下. 最後我找那對剛換好衫的新人確認這個有點特別的安排.  (不過我後來知道最後衰O左O係司儀手, 因為佢地講錯野...)  新人迎來了一份放心的笑容. 
 
不過今晚比較頂癮, 的確地仲有十分鐘便是原定開席時間, 入座率依然係得6 成幾. 酒店方面就說過多十分鐘都要準備開始, 這個我是知道的, 因為廚房要準備了.  而且那晚是有好幾場婚宴在不同的禮堂舉行, 起菜時間要十分準確.
 
今次真係輪到我望住個禮堂問「人呢?」喇...
 
但說也奇怪, 就是臨開始前五分鐘, 突然間門口好似開閘咁來了幾十人; 我想, 大概是一些賓客要趕兩場, 先去另一處做禮拍照再趕過來吧, 否則我真的解釋不了這個現象...
 
點都好, 開始儀式, 一切順利; 係新郎哥可能驚魂未定埋檯就坐時行錯位比較蝦碌.  到禮成前一刻, 新郎哥微笑拍一下我的右手臂, 而新娘子就回復了和善的笑容, 輕聲說「唔該晒你呀老朽」.  我知道, 這對會是對歡喜冤家來的.

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

11.11.11 四對新人四個故事之 - 鹹蛋黃奪命狂婚

「六條一」的第二對新人已經是下午的事了.  老朽先回公司將第一對 "11.11 變了 11.30" 的新人證書拿回公司, 再和另一對新人開會後下午就再去另一個地方 - 山頂.
新人係舊同事的老友, 大半年前已經找我幫手了.  之前開會時已經準備好夾定晒, 預算係5 點鐘行禮就可以就返冬天時節的日落時間, 始終唔可以太黑先行禮嘛...

所以我就定了4點正左右會到山頂的, 話晒都係偏遠少少, 早點到穩陣好多. 

就係呢個時候, 外母打電話來說家中原本駁好了視像會議鏡頭之類系統的手提電腦鬆了線, 因為那晚外父會來我家吃飯和用 Webcam 和剛完成化療等開始做埋個電療去 "執手尾" 的姨仔, 而那晚我還在證婚中, 所以一定要預先駁好 (加上始終他都有少少火爆性格, 為免他用不著電腦而趕住走會累埋外母又要趕煮飯).  唯有飛的的回家.  打算再回中環纜車站上山頂, 始終纜車係比較穩陣而且較的士平嘛, 仲要最緊要好玩呢! 

不過那天似乎真的好多人在條街上找的士, 所以我竟然在 3:15 還在中環找的士回家呢...

雖然外母致電叫我不要太急回去, 她可以「搞掂」外父的, 但始終一定會辛苦了她, 所以我寧可飛的的, 請的士司機在我家樓下等我一會後直接載我上山頂還好了.  當然, 交通費是我自付的.

就是這一趕, 我差點真的 "命都無".  簡單地說, 就是因為司機叔叔知道我趕, 好畀心機的找捷徑, 而因為的士台說海旁撞了車塞住, 所以我們便「走山」經大坑道和灣仔的山路, 再去馬紀仙峽道上山.  是好迂迴不過起碼唔使塞.  不過中間經過的兩個交匯迴旋處就好多車, 有架白色的司機明顯在講電話, 明明我們行先的, 一樣照衝過來 (仲要無減速呀下...) , 好在我架的士個司機醒, 見唔對路就突然加速扭呔避過了, 雖然嚇O左我一野但係唔係的話我已經畀架白色車攔腰撞到我上另一架「白色車」了. 

僅僅趕及在4:15到達, 因為司機太好人, 平日唔留卡片的我留了張卡片給司機大佬, 說如果有介紹不論係咩類型的法律業務都好, 只要講出話係車我在11.11 上山頂的司機的話一定打個折扣.  哈哈... 之不過...

上到廣場平台...



呢個時候見到人了, 就竟然係見到工作人員剛開始 set 野, 場地經理話...

「新人會遲少少, 因為塞車」

............ (無奈中...)  但係都無法O架, 自己應承了就要盡量做到. 人家遲但人地係主角, 佢都唔想架...

但係錯有錯著, 最後他們要5:30 才可以行禮, 但係竟然畀佢地碰上了可遇不可求的... 黃昏鹹蛋黃做側側地的背景, 又未黑到簽唔到名喎. 真係連個天都幫埋佢地, 所以我即場就用呢個話題去說了勉勵新人的話, 新郎哥聽到覺得好有意思, 係咁點頭, 到禮成影相時仲攬住我搭晒膊頭的; 仲問我可唔可以留多一陣, 起碼飲杯野多謝我, 不過之後一對是九龍的酒店, 已經夠鐘起錨過海才不會遲過我應承那對新人的到場時間, 所以婉謝了. 但自問發自內心的祝福, 能得到新人的認同, 我自己係比起有得飲返杯更加 happy 的...

2011年11月19日星期六

11.11.11 四對新人四個故事之 - 11.11.11.11.11.........

上星期係11.11.11, 老朽當然會出動幫朋友證婚, 當我早上十時在「面書」留言說「出發」時, 就有朋友問我, 那天發達啦, 某著名律師會為幾十對新人證婚, 搵十幾萬呀之類, 所以老朽都應該搵唔少云云...

不過, 對唔住, 我之前都講過十幾萬次, 兩對新人中間一定要相隔兩粒鐘以上架嘛. 當我收四千大元一對左右啦, 由早上 11 點開始玩到夜晚, 加埋交通時間, 最多咪只可以幫四五對新人囉.  唔係點保持我o既 "個人化私房菜" 式證婚o既承諾呢... 所以那天, 我只接了四對新人, 的確有第五對問過, 不過已經 full 晒, 對唔住, 連我另一位同事都接爆了, 所以唯有推掉...

而那天的四對新人, 就各自有一個我覺得值得分享的故事..

講返那天, 第一對新人是我一位舊老闆的老友個妹, 本身是正式讀過書的 wedding planner 的她是想先註冊, 取得一張 11.11.11 的證書, 最好是上午 11:11 喎, 之後出年再搞一個大型的 "過門加擺酒" 的婚禮的.  所以她初時就說希望在我 office 簽字, 比較簡單.  也好, 因為之後幾對新人都是下午至晚上的.  太趕也不好.

點知人呢,就係咁頂癮, 一星期後收到她一個低沉聲線的電話, 說自己好煩不知道應不應在 11.11.11 註冊.  而當時已經入晒紙畀晒政府的收費. 

原來她的家人一知道她會結婚, 便通知所有親友, 又竟然有幾家人即時說要由外國飛回來參加和食飯.  而且仲話點都要有返多少化妝呀, 租車呀, 婚紗 (!!) 呀之類喎... 咪即係全部有齊...?

就係咁, 她覺得非常煩惱.

作為證婚律師, 我不需要, 也不太應該參與他們的家事, 不過那刻我的婚禮狂又發作, 所以便問她的家人是否知道真的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做到他們想的安排. 

又勁喎! 她竟然答說: 「佢地已經幫我搵埋叫我去試化妝同衫添喇...我都試o左衫同個化妝小姐, 都可以o既...」

又唔使有效率成咁呀.... @@"

既然係咁, 即係她本身都想繼續在那天註冊呢. 咁唔使問啦...! 

好了, 到大日子, 我10點45分已經到了他們在尖東的酒家, 酒家說他們那天晚上有兩場婚宴, 早上倒真是只有我的客戶這一對.  酒家外, 已經開始有聖誕裝飾了...

因為早到, 行過隔壁是東亞運的九香酒店, 餅房賣的 mousse cake 好似雪條, 好正呢...


入到去酒家, 同時間我見到新娘的姊妹和家人到場. 新娘在打過招呼後便飛去換婚紗, 至於新郎呢...?

「佢o岩o岩先換衫再開車來呀...」

「大埔出來喎?!」

「係呀...」

我計過, 到場後簽埋行禮前要簽的聲明和幾十秒解釋程序的話, 要 11.11.11.11.11 幾乎係無可能啦... 為避免新人一陣會黑面或者有不愉快事件, 我開始要做準備工夫, 先和新娘講一下既然已經去到註冊, 而且新郎都係因為希望做好少少而去拎車加上多人婚嫁所以屴街都係車, 要遲都無咩辦法, 咁都算佢係有 heart o既之類說話. 不過自己又望o下隻錶, 都 11:00 咯, 相當唔少行家就係呢刻開工啦...

結果在 11.11.11.11.11 的那秒鐘, 我正在望著一個開始焦急的新娘子和一班姊妹 & 賓客, 心中就突然想打個電話給夫人和女兒... :p

11:15 才見到的新郎, 的確係趕到似打仗咁樣的. 濕水雞咁樣, 我第一時間梗係叫佢定o的來, 幫佢整埋條 tie, 請埋已經唔嬲的新娘出來解釋個程序後才開始.  而呢個時候, 新娘竟然無啦啦喊起來. 不過佢既然肯埃落新郎度喊, 即係唔係嬲佢啦... 又搞一輪新娘平復了, 真係行得禮喇...


這場婚禮, 我正是用 "時間" 和 "臨時出現的婚紗" 來做主題去勉勵一對新人. 原本已經忍得住的新娘, 呢個時間開始又 "來料" 了.  我當然 "見好就收", 係咁意整個感動位好喇, 進一步的感動, 留返新郎哥去做啦...!  :)

2011年11月15日星期二

盤菜醉後三分醒的宵夜


上星期是母校高記舊生會成立五十週年. 早幾個月不知是哪位執委在開會時爆了一句「不如返學校 bbq 又或者食盤菜啦」.




就係咁, 四月時搞了一次新校舍的 bbq, 今次呢, 就來一個大型的盤菜宴. 地點是舊校舍. 因為是和舊生會周年大會同日舉行, 而且今年老朽正式被編入 (騙入?? XD) 舊生會的董事機制中, 所以要撐足全日, 無得陪女王玩...




今次先用了 facebook 大肆向各舊生宣傳, 加上晨早講明 "地下操場座位有限" 之類. 所以係咁意一個 call 已經有五十圍檯. 當然, 高記雖然只係五十幾年歷史, 但舊生又何止數千. 所以向隅者都唔少也.




是日下午先又開 AGM 又去新的小學校舍參觀之類的. 折騰了好幾小時, 不過我地呢o的老套怪就真係驚見而家的校舍又有呢樣室o個樣室的, 仲竟然有一間叫做 "資優學習中心", 入面有o的書所講的理論話係畀小學五年級, 但係我地一班真係聽都未聽過... 間直係變變地態...




回到舊校舍, 又係參觀一輪後大家自由匹圍行, 又o係度講o的已經講o左幾十年, 但係大家聽起來親切得很的老作鬼故. 最後就係齊集o係大禮堂唱校歌和聽舊生會的匯報. 那種幾十年的震撼, 仲要見著一班漸漸老去, 有些連行都要人扶的老師和校長一齊唱校歌時, 真係眼都濕埋...




好喇, 卒之食得喇, 和一般打盤一樣, 幾乎所有檯都係食唔晒個盤的. 講真丫, 有邊個真係好旨在食晒個盤丫. 目的咪又係見o下面吹下水咁. 聯誼聯誼... 我地呢屆三檯人最勁, 其實埋檯的都係得廿人但係帶了8支酒, 老朽就一如既往專帶偏門野, 今次除了無飲到的一支 Lascombe 外, 就係一支 Taylors 的 Vintage Port, 係 late bottle的 2005 , 因為是 late bottle, 所以已經比較成熟, 開始有層次, 唔會得味甜, 也可以即飲. 最正係, 上星期友人翡冷翠小姐公司試酒 promotion, 只係唔使兩舊一支, 邊度搵!!??
而就係呢支酒, 我拎去四圍搵其他師兄弟「呃酒飲」, 竟然被我碰上了當晚的「神之水滴」-- Armagnac 1971. 亞曼邕係絕對可以和干邕齊名, 而且可以合法地以年份生產的醇酒, 就是一位1971年畢業的師兄帶來的. 我有幸用半杯PORT 換了一小口的「神水」, 簡直係覺得如在天上. 未試過的, 好難形容他和一般靚 Cognac 的分別呢...
亦因為咁, 那天晚上, 我係飲大了少少, 雖然不算是醉, 或者只是和一班老友們傾到醉醉地吧, 反正都夜了, 女王和夫人都一早睡了, 回家洗個澡已是一時多. 或許是之前大家根本無心食盤菜, 這時竟然有點點肚子餓的感覺. 記起日本人是有吃 soba蕎麥麵解醉意的, 便逕自弄了一點點來, 加上早一天買到, 好久沒吃過的醋醃鯖魚吃起來, 飽飽的才去睡, 雖然不健康, 卻好開心, 好平安... 哈哈哈哈...




2011年11月14日星期一

「邊位呀...」

實在係勁正, 唔寫唔得.
話說老朽一直都未收過玩人兼巳呃人的電話, 上星期卒之收到一通來自內地手機打出的電話. 來電的是個中年男人聲的人.
老朽委實是沒有內地的親友, 唯一有機會致電的的內地人士是一位客戶的agent, 不過是個女的.
「喂, 我呀!!」中年男人的聲是頗輕快的
「喂... 邊位呢?」
「我呀! 仲認唔到」
唔係我醒, 不過真係無內地親友, 所以呢個時間我已經知道呢條友係玩野的騙子, 但腦中即時轉動, 有咩方法可以玩返佢但係又唔會好激呢... 因為呢O的人一畀佢知道你已經知佢係騙子就會收線, 懲治唔到佢的. 唯一方法係累鬥累. 既然都唔可以點懲戒你, O徙下你電話費都好, 橫掂我千幾二千分鐘用唔晒.
記起舊公司有位同事的聽電話聲係"死唔斷氣" 的問 "邊位?" ,心中忍笑開始扮佢.
「邊位丫?」
「喂我大陸打來喎, 仲認唔到?」
「邊位丫?」一模一樣的死聲
「咁都聽唔出?」 (明顯地佢開始上當)
「邊位丫?」
「... 有無搞錯, 講極都聽唔到」
「邊位丫?」
如是者, 呢個蠢到發瘟的騙子竟然畀我問了不下二十次 (定係三十次? 已經忘了!) 死唔斷氣聲的「邊位丫?」 !!
...「邊位丫?」
「邊你老母呀!」 咁耐先知, 輸O左啦你!
「你卒之覺悟喇? 大家咁話啦!」

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

窩心的服務



做服務性行業的人都知道, 要個客開心的話, 態度和對人的第一印象是極之緊要的.

不單是說我們做監禮律師的, 而是一般性而言.

上幾星期我新的 Android phone (HTC) 壊了. 想找個地點拿去修理, 找來的盒子上寫著個電話號碼, 說是上門收機維修.
一見到這些所謂好服務, 其實心中都會打個顫, 因為多數都係要你等返三幾日才生安心的. 所以一開始見到有人接電話時我已經打算問可不可以自行交機去維修中心. 但問了幾句後, 得到的答覆竟然是「你拿來和等我們來修, 時間一樣」
聽起來我就以為是他們就算等我交機, 也一樣係等. 點知..
「一係咁啦, 我安排人來收機, 其實都好快, 我下午可以有人來了」
哇, 係咪堅O架...!?
姑且信他們; 到下午, 果然是3 點已經有 Local 速遞來收機, 仲有 service centre電話打來問他們的服務是否令人滿意咁. 咁體貼, 就算真係架機用幾個月壞, 都已經嬲唔落了.
收機時係星期五, 他們說星期六不辦公; 但神奇的時再次發生... 之後星期一下午我帶著後備電話出去工作, 到下午 5 時回公司時, 竟然見到呢個盒放在我檯面:
service 快已經係喜出望外, 仲有個咁抵死的盒, 感覺就真係好窩心了.
其實 service 就即係機壞才會有的, 但是他們能夠將客戶的失望用同理心去使人覺得安慰, 這個就是他們的辦法. 任何行業, 以至於任何人, 其實只要用這樣的心去做野的話, 畀心 complain 的機會一定大大減少.
呢O的咪係有 heart 囉!

2011年11月3日星期四

女王領洗


相當高興, 搞到女王三歲了, 終於成功讓她去領洗.


為何說 "成功" 呢, 就是因為來自我爸媽的小小阻力. 其實可能大家都知道, 我爸是沒有正式被通知我已經一早在大學時領洗的. 因為對於一個其實未真正可以放低 "貪嗔癡" 的佛教居士來說, 個仔同埋個孫要領洗就差不多說是 "日後死o左無人拜" 一樣. (well, 其實我問過神長天主教義是容許拜祖先的, 不過只會用香, 亦唔會叫祖先 "保佑")

卒之都係要用 "入學" 呢招, 最初我母親大人仲正, 話 "我個孫咁叻, 使鬼靠張領洗紙先入到教會學校咩!". 死未! 係到左佢都聽其他去幼稚園一起接放學的家長講起, 才知道有教友身份入學真係 "有著數" 才叫得佢地聽.
天主教會中, 為小孩的領洗是可以在四歲之前舉行的, 之後要領洗的話就要先聽道理學習教理了. 當然, 剃孩領洗後也需要在四歲開始上主日學和學習教理. 這個是我們身為天主教父母應做的事.
不過, well, 比較可惜的是, 夫人是個無神論者, 這個對於我來說比較麻煩, 起碼, 星期天早上, 她會想睡得多一點, 我就要一個人湊住女王, 要上教堂也是一樣, 所以搞到好多時都會遲到, 甚至是遲到成半小時的也試過. 有時, 真係覺得幾辛苦. 不過女王在教堂倒十分之乖, 無論聽唔聽得明都好, 只會細細聲和我說 "有點悶, 想出去玩..." 而不會吵鬧. 有時我會指給她看其他小朋友, 她又會靜下來. 乖乖地等到領聖體後的小朋友降福禮, 又會跟住其他小朋友一起出去接受神父的覆手. 之後就會好開心.
說回領洗, 做父母的原來和找來的代父母 (是教父/教母) 一樣是要聽完Talk 才可以讓小朋友領洗的. 就是教父母如何可以做個好的公教父母. 當日, 原來不只我夫人, 其他同期送小孩來領洗的父母當中也有不少是只有一位是教友的, 另一個就好明顯o係度打瞌睡...
其實領洗只是一個好快的程序, 但卻是教會內所說的「入門聖事」, 是七件人可以領到的聖事之中, 最初最基本的 (其餘6件是 堅振, 神品 (即當神父修女執事等), 修和, 婚配, 傅油(病人聖事, 前稱臨終聖事)). 所以都是十分隆重的. 我們就是怕女王驚驚倒水落頭度. 所以之前試過幾次在家中「綵排」 ,結果成功訓練到女王唔驚, 仲識大大聲話「我唔驚倒水落頭O架!」
代父找來了教堂中的禮節司, 是我老友, 也是教堂內合作搞活動多年的伙伴. 一般上女仔係唔會找代父, 男仔唔會找代母的, 說是怕日後真係「有少少鍾意左佢」的話就煩. 不過如果年齡上差距大, 又得神父批准的話就可以了.
聖名方面, 如果看得此 blog耐的朋友都會記得, 女王英文名是 Petrina, 是用她出生的六月的主保聖人之一 St Peter 的拉丁語版本 Petrus 再轉為女性版, 也因為 Petrus 也是我愛的紅酒皇的名稱, 所以就採用了 Petrina.
十分感恩和難得, 到領洗前一天, 一直對女王領洗尚係耿耿於懷的家父突然問我「明天幾點呀, 我都要睇個孫領洗O架喎!」 (前一個星期才問「你同個女領洗都係等佢入學架咋喎可...?」) 仲一齊來觀禮, 又影N 咁多相同video. 女王見到佢地都不知幾開心. 亦都更加乖.
穿上領洗後的「白衣」的女王... :)
搞一大輪又有教堂和我一起作戰的攝影組師兄幫手影更多的相, 仲有相熟修女無啦啦來了, 送了一隻祈禱中的小熊公仔, 女王都不知幾鍾意.
當然, 完美的一天, 就梗係要食餐好o既, 既然都幾個月無去鏞記, 咪就去食返次, 唔係驚下次同客去的話, 班伙計唔識我呀... ^^

























2011年10月28日星期五

富家粵菜

中秋節後距今天都成個月有多, 其實在九月尾轉工時節我還和一班中學的 "老死" 約了幾位恩師吃個飯聚聚舊. 而地點就選了灣仔天樂里的「富家粵菜」. 因為都一段時間無食咩好野, 來一次大堆頭的大家食一堆肥死你的, 也不為過吧...

因為要找個可以泊車, 又可以一班人自由點, 最好有間房仔, 而且又不想和之前食過幾間重覆, 所以找了做餐飲雜誌的老友問問, 為我們安排了富家.

又咁O岩撞正以前中學老校守夜之後一晚, 一班人見完一晚之後又見. 但就好像在學校時一樣, 大家有著說不完的話題, 可能是太久沒有和恩師見面吧...

當然, 菜式豐富, 不失矜貴之餘也不讓人覺得豪奢是富家的特色, 也是老朽欣賞他們的地方. 師傅程哥和他師兄基大師都是楊貫一大師的入室弟子, 先別論我對楊大師部分經營手法是否認同 (不是說大師的主店, 而是他集團其他未號, 行內人或者有部分會知道), 他的功藝和推動粵菜的熱忱係無可置疑的, 而他的真徒亦身懷絕技.

當晚菜式有...

四小碟: 酥炸金菰, 脆皮茄子, 油泡肚尖和燒焗鴨胸, 當中金菰最得人歡心, 而老師中現已轉任考評局高官
的 "包大人" 就對脆皮茄子讚不絕口, 仲話自己食咁多年茄子今次都算係極品云云.

爵士湯 - 只記得係用蜜瓜加入去煲, 但今次的爵士湯係咩 "底" 真係忘掉...

鮑汁鵝掌伴菜膽 - 鮑汁一向係 "楊家將" 首本, 用來伴咩都正O架喇...



蜜汁煎焗金蠔 - 大蠔先吊乾一晚後上蜜汁煎焗, 有點想不到9 月時節竟然有咁大又juicy的金蠔. 一人一隻都好夠, 但係係值得拍案叫絕的.



陳皮骨兩食 - 酥炸陳皮骨係程哥兩師兄弟的傑作, 食極都唔厭的... 兩食就係一邊係乾炸, 另一邊係上汁兜勻.

鵝肝醬釀鮮鮑魚仔 - 此乃係一道工夫菜, 其實鵝肝醬 (而且不是純鵝肝) 和鮑魚仔不貴, 但菜式有貴氣之餘好味又食得出成擔心機.




紅燒花尾疐 - 沙巴來的 (可能係龍皇熾哥的魚場吧...) 只要了少少尾, 寫菜時早已知悉, 因為已經好多菜式所以雖然明知他們做得好吃也不敢多要.



頭抽豉油雞 - 他們用的是著名的大孖生抽, 似乎呢度做得比師兄新加開的店 "富嘉閣" 來得更有心機. 上次食富嘉頭抽雞似乎浸得過火, 上色去得太盡而又有少少硬. 今次呢度做得好滑好香.

古法蝦子柚皮 - 唔使講, 又係工夫菜. 不過呢個時候大家開始有點飽...

魚湯浸青蔬- 用了白菜仔, 都要有菜到肚先得.

鮑汁蘆薈麵 - 每人細細碗, 係好彈好彈的. 不過呢個時候真係飽到飛起, 食了半碗已經定了鏡.

單尾一人整返碗蛋白杏仁茶, 雖然無特別驚喜, 但卻係畫龍點睛的一筆, 食完傳統老式粵菜硬係覺得佢好過紅豆沙好多...

是晚大家都比較 "收歛", 十幾人只飲了五支酒, 包括我帶去的 "意大利 "神酒"" Vin Santo...



不過席間無啦啦有人突問其中一位恩師 "豪哥" 「敢唔敢爆粗」, 豪哥不知是否兩杯黃湯到肚, 大大聲爆了個粗口字出來, 雖然大家都拍晒手掌, 唯獨係以前教中文的包大人一個趣怪表情, 不知是真君子還是假道學, 只是有人代了他爆粗而苦笑了...

2011年10月26日星期三

四個婚禮一個葬禮...

對於一些 "走慣場" , 又或者一天行幾轉的監禮行家, 讀罷這文章後或者他們會嗤之以鼻. 不過為我來說, 要用心一天來 "跑四場", 都幾富挑戰性...

在新公司已經坐定定, 不過比之前忙幾倍, 因為 "顧問律師" 呢個名, 可以話係僅次於"老細", 即係咩都要自己落手落腳搞, 因為始終係和師兄的寶號對分, 所以 "多勞多得"; 但亦因為咁, 而且加上舊秘書暫時未會過來, 新地方又未安排正式的秘書給我, 所以好多事濕濕碎碎的都要自己處理, 好在不同科目的 file 都有不同的同事幫手, 不致亂晒籠.

而上兩星期就是有新人告訴我是下半年度最好的週六, 原本是兩對新人找我, 後來又一對, 又有姨仔老友 refer 一對, 共要為4對新人證婚. 呢個已經係我的極限了, 因為為免遲到又或者造成不公平, 我兩對新人相隔都會超過兩個小時, 而當天分別是...

早上11時去淺水灣, 下午2時在跑馬地酒店, 下午 5 時去旺角, 和晚上7時半在中環.

再密一點我怕就會不能夠像我應承新人說的貼心服務了. 因為太多工作, 就會當成真的只為工作, 那種為新人著想的心, 點都一定會差少少. 所以早幾個月第五對打來的新人就和第一對撞了時間, 幫不了.

一早去到淺水灣, 新人都係剛剛到, 馬上 briefing 後, 個天竟然落了兩滴雨, 那對是外國回來的新人都呆了一下, 因為他們回來時和我開會, 說過最擔心的就是會不會下雨... 不過好在, 雨只是下了十分鐘就停了, 之後仲出埋太陽晒住, 碰巧他們在外國影的結婚相簿有一句和天氣有關, 非常有意思的一句話, 我就用了來說我當天為新人的第一段祝福. 這是新人之前意想不到的, 禮成後猛捉住我對手唔畀我走要我食埋, 雖然他們的父母都係在他們的界別中頗具名氣的, 留下大概都會派不少名片, 不過因為應承了另一對迎人, 所以多謝一聲之後都係閃人.

出到跑馬地都差不多十二時了, 食返個雲吞麵後又去下一度, 而因為我一向都係像戲行的做法 -- 飽吹餓唱-- 就是在證婚前不會吃太飽, 哈, 好在咋... 唔係的話就分分鐘會眼訓到唔記得提一陣個新郎的哈碌野了...無錯, 就係上一篇提過, 佢拎了自己的戒指想幫新娘戴!!

不過除O左呢個哈碌外, 個場就真係幾正, 第一次來這地方證婚, 那酒店的BAR 係好COZY 的, serve 的小食都精緻, 雖則我唔會食, 不過都用手機影低, 日後開PARTY 時可以試O下整丫嘛!! 個場內有不規則的流水, 像是護城河的繞著, 好靚, 好型. 不過因為半露天, 又係廿幾樓, 所以太大風, 最後... 大風到連匝住的證書套都吹走了...唯有將後備那個拎出來用... 既然真係咁大風, 就用風和飛機 (新娘剛由北京飛來) 來為新人說一些鼓勵的說話吧! @@"

呢場跑馬地, 係遲O左開始O既, 好在第三對新人係5 點半, 都仲講得切, 而呢對就O係太子的酒樓, 新人係我朋友介紹, 她是另一對兩姊妹都係我證婚的伴娘; 佢仲一次過介紹兩對新人來找我, 不過她自己呢, 聽聞未有耐結婚喎...

都咪話, 呢對新人一樣係遲了開始, 而且行禮後我都已經開始覺得幾倦... 話晒都係香港九龍一日遊嘛! 所以都爭取少少時間回公司坐一坐, 養o下神, 兼為晚上在中環的新人準備一下.

晚上的那對新人之前已去了峇里行禮, 不過無簽證書 (佢地話O架...因為長輩都去了峇里一齊玩, 想佢地回來先擺酒簽證書喎!), 所以就等到今晚了. 仲有他們在峇里的相和片段睇, 又係好靚哦... 而且兩家的長輩睇得出都一齊玩到癲晒咁. 好少可有咁好玩我老人家, 連 bbq 都夾晒龍蝦影晒相咁. 但就被我在片中留意到一個細節, 就係新人其中一張相身後面的雲彩 -- 係攝影師口中所謂的 "耶穌光", 好靚...

證埋呢對新人, 功德完滿之餘, 我相信大家都試過, 投入工作時完全唔覺倦的, 到稍稍靜下來才發現自己對腳堅係倦, 而且心中其實都好掛住夫人同個女o既, 拿拿聲去 ifc 的「鮨禮」, 飛撲去找佐佐木和漢哥兩位搞笑板前食個 "特快心靈壽司餐" (名係我亂蓋的, 因為我喜歡食住和板前傾偈, 但今晚又要食得快), 飛的回家...

不過回家後畀女王一見到就話 "你成日都唔見O左O架... 好掛住你呀爸B... 我同媽咪同姨媽去玩具反斗城玩你又無得玩... " (佢想講 "無得同你玩" 但係講得唔清楚, 三歲咋, 仲想點?) 聽到有少少心 UP! ><"

另一樣有點可惜的是這天本來是我母校前校長的追思彌撒, 但工作關係到不了, 只有在乘車時自己心中祈禱, 也在想, 大概, 老校有我呢個學生, 都唔會好丟架吧...?

2011年10月20日星期四

哈碌... (II)

上一篇提及那對基督徒新人已經結o左成年婚喇, 亦介紹o左五六對朋友給我幫手, 其中一對係上兩星期結婚的; 那天係星期日, 主日, 我應該是帶埋女王一起回教堂的. 不過因為夫人唔係教友, 有時佢真係會闊佬懶理的由得o的時間過, 所以有好多次都搞到我和女王回到聖堂時已經開始了講道, 按教律我係唔可以在該台遲成咁的彌撒領聖體的.

咁同我哈碌有咩關係呢?

那個星期天就係其中一個我去唔到教堂的星期天. 所以我想在傍晚為新人證婚後 (在香港島區) 趕及在 6 點半聽跑馬地聖瑪加利大堂的 mass. 那對新人無遲到, 不過個樣就好趕, 細問之下原來他們那朝 "甩轆" 所以全份 rundown 都遲了.

我 "甩轆" 的意思是, 他們的花車, 真係行行o下甩o左個轆! 而且架車被拎去整的時候, 才發現車上有件無人認領的 "小行李", 那天後來, 新人同埋兄弟姊妹到酒店喇, 大家才猛然醒起...

那個係化妝小姐個化妝箱呀...!

時間已經只係o岩o岩好, 不過好在介紹我給他們的那位舊客 (即係那對基督徒) 是新人的兄弟團 "團長", 亦係一位好細心的男士, 平日唔聲唔聲咁, 原來做起事來真係又快又準.

那天新人的行禮時間為下午5時半, 理論上剛好可以讓我趕及在6時半去到跑馬地的教堂聽當天最後一台主日彌撒, 不過到了5時正新娘的化妝箱才剛剛到場, 所以九成九不會準時的了. 當然, 我一向也有預計這情況, 只是當天我自己未去教堂, 硬係覺得未做完當天的事一樣.

到5時半, 新人都剛剛準備好 (化妝小姐好厲害!), 我便完成了briefing, 同時向新郎提出 "我好似未收費o既...". 呢個時候新郎拎了封利是出來, 我便收下了.

禮儀是相當順利的, 我見時間只是 6時正過一點點, 便飛的去教堂. 去到差不多彌撒開始, 才慢慢想到...

點解頭先封利是咁輕o既...? 拎出來一看...

五十大元.

的士就在此時到了教堂門口, 我自己失笑起來, 我想大概司機以為我是傻的.

哈, 原來新郎係聽唔到我提佢費用的問題, 當時佢只掛住 "畀多封利是先..." ; 當晚我都幾硬著頭皮打畀新人留言 (明知佢地一定聽唔到電話o架喇), 第二朝電話已經響起. 是新娘, 因為她本身是基督徒, 所以聽了我 "趕去教堂唔記得收錢" 的原委後笑到收唔到聲. 當然, 之後廿四小時內, 現金到手.

講開哈碌, 提一提新人, 上星期證了一對新人, 唔知點解叫極都係拎自己隻戒指幫對方戴, 一路提一路拎, 係咪真係緊張成咁呀大佬...

2011年10月13日星期四

哈碌...(I)

新人會哈碌, 而監禮證婚的律師, 有時都會哈碌的 (話完全無就呃你o既!), 不過老朽的哈碌多數都係無跡可尋, 又或者補到飛的, 唯一一樣比較滴汗的, 就是之後會講的其中一單.

先講新人哈碌丫. 上幾個周末, 開始踏入秋季的結婚旺期, 某周末連續兩天都幫朋友證婚, 星期六就係一早入大埔為當時東亞運義工朋友監禮, 佢地係一 pair 好好玩的新人, 新郎也是個好細心的好仔 (唔係都唔會不斷去做義工啦...). 他們的婚禮有兩個要點: 1) 要好玩, 新郎唔會著禮服, 而係著一隻新娘好喜歡的卡通人物裝. 2) 在大埔海濱公園的劇場行禮, 比較頂癮o既係佢地無擺 cocktail 或擺酒, 只有飲品, 基本上係一個相當慳家的婚禮.

一早已經和新人開了會, 雖然我們有項守則說是婚禮需要新人明白是「莊嚴的, 而且婚姻亦係有其莊嚴性」, 不過我深信呢位義工朋友, 正是因為明白婚禮和婚姻的莊嚴, 才找出女友最喜歡的卡通人物穿上身 -- 你估 9 月天時, 著到咁款好疏肝咩...

一切準備就緒, 老朽亦如其他新人一樣, 早大半小時到場, 仲和一班當年的義工友仔係咁影相. 點知...

就到行禮時間, 主角仍然 "在大埔塞緊車". 最後夠晒鐘才到, 不用說, 婚禮推遲了大半小時才開始.

唔係我晒命, 呢個就係老朽點解一般都會收得貴少少的原因, 因為新人遲到, 我一向的做法是兩對新人的預定行禮時間, 會隔超過兩個半小時以上, 如果我隔得少時間, 而有另一對新人排在後面的話, 那第二對新人就會被第一對新人累到了. 這個對他們會好唔公平.

好在攝影師係見過好多次的老友, 新人請回來的司儀亦相當 pro, 大家都合作得非常好, 所以大家都開 turbo 幫新人 prepare 好晒. 婚禮連影相亦僅僅在要交場前完成...

時間上哈碌反而係小事. 更好玩的兩款哈碌, 分別係...

1) 早幾個月幫一對年紀比較大的 "老新人" 證婚. 行禮前一刻那位年近古稀的新娘突然好心急找我:「死喇律師, 我唔記得帶戒指來呀! 你有無後備戒指可以借畀我用?」

~~ 「後備戒指??????」 咪玩啦... 我開兩罐汽水畀個拉環你用好唔好...

當然, 其實交換戒指並不是法律上要求的環節, 無呢, 係完全唔緊要的.

2) 為一對基督徒在感恩聚會中證婚, 可能係新娘太投入唱詩啦, 到了簽紙一刻無啦啦望住我, 說...

「死喇律師 (都唔知點解o的人咁想律師死...), 我... 唔記得我自己個簽名呀...」

好在老朽唔知幾時開始鬼拍後尾枕, 每次都會帶一張新人的擬結婚通知書副本上台 keep 在底, 上面正是有一對新人的簽名樣式, 當然係神不知鬼不覺的在檯面 "跣" 個 copy 畀新人照抄啦. 而呢個情況, 竟然都發生過三次o架呀... (即係以老朽證二百幾對新人來說, 大約係 2% 左右...)

新人哈碌完了, 下一篇講o下, 我自己的哈轆...

2011年10月5日星期三

一個好人...

在舊公司處理的案件中, 早幾個月前有一單疑似工傷案件,由我的客戶 "彈" 過來,指明是有點古怪,懷疑是那傷者自編自導的 「一台好戲」。說是一位臨時工在某地方 "自行倒下" 之後就控告僱主。因為那間酒樓當天是舉行宴會的, 有幾十位同事看著他自己倒下,而且躺在地毯上扮跌倒,誇張得要命。

老朽一向有做工傷CASE, 而且當年學師是就是靠這門專科"起家" 的。好多古靈精怪的案都接觸過,亦因為我有代表原告和被告雙方,所以見的人就更多。有些原告是連自己的律師也欺騙的,我也曾碰過,遲點有機會再講。

今次就奉客戶指示去找那班同事取資料,其中有一位特別好人的部長,傾談之間覺得他有禮之餘還橫有正義感,後來我問完他取資料準備一份陳述書,還約了他之後見面簽名作實,豈料在臨簽名前數天他同事打電話來,說他開始放病假。再問他何時回來,得到的答覆是「好難講,可能以後都...」

見他們支吾以對,我都知不妙,因為酒樓經理都是傾得之人,多問一句下才知道原來是肚子痛,跑去看一輪醫生才知是肝癌,而且已經是尾期 (第四期),雖然沒有擴散,卻有十多CM 大的一個腫瘤。

後來再有機會約到他,因為當時客戶也希望在他還在生時可以取得他在陳述書上的簽署,雖然我覺得似是騷擾病人,不過因客戶和當時老闆的指示,所以我都照做了,沒想到竟然見到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鬥士的故事。

約到這位部長已經是8 月的事,他告訴我一星期前根本連說話也有問題,不過總算捱過一輪治療,癌腫是縮小了。他才道出另一件事-- 原來他年紀才剛40 開頭,太太30多歲, 本來有個大女兒,去年底就剛添了一個小寶寶,不是這個病的話,他們一家倒應該是值得羨慕的,雖然父親工作未必帶來好豐厚的收入,卻應該是個小康。

酒樓同事說過,他在病發初時極度低落,不過就是因為家人支持,而家中的長輩都來照顧小朋友們,加上在病人組織的協助下,他開始明白自己要如何面對,所以初步應該是有點成效的,始終,癌科的病都有個奇怪的共通點,就是「愈低落,愈墮落」。

老朽之前有朋友的父母也是罹患癌症,後來在內地的醫院接受治療,中西醫合璧,算是末期和已經擴散多處也有進展,還 "續命" 好幾年,既然有機會見到人,雖然不知道應不應該, 又或者會不會有任何幫助,但最基本作為一個人, 正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丫嘛. 當下便打電話給那位老友,介紹了給這位部長,真的希望他能夠吉人天相,起碼都睇到個仔慢慢大個丫...

2011年9月30日星期五

銀鱈魚西京燒

夫人至愛的食品之一, 就是銀鱈魚西京燒, 一直都想整, 不過提不起心機; 卒之的起心肝去看一些網友的 blog 和日本 yahoo 的食譜, 先是參考了 jubie 和 kristy 網友的大作, 再自己試味後做一次...



第一次整的時候, 糖落少了三份一, 即刻變得好鹹, 而且可以因為只醃兩天未到, 內裡位置比較腥, 和看起來的吸引 look 頗為不同.



做得不好就要學, 走去論教悅壽司基哥, 說是要加隻蛋黃一起醃, 而且一定要醃得耐, 起碼 2日至4日才會好味.

最後我的 recipe 就係...

信州白麵豉 5 湯匙
清酒 4 湯匙
味醂 4 湯匙
白糖 5 湯匙
加入一隻蛋黃

將清酒味醂煮熱, 在滾而未未滾之時加糖, 溶後趁熱打入白麵豉, 醃魚 2 日以上. 之後抹走積在魚面的麵豉, 用焗爐開 170 度燒 12-15 分鐘.

發起癲上來, 買了幾款不同的魚來試...

智利雪花鱸魚: 味好o岩喇, 完全無腥味; 不過肉略略唔夠滑 (始終唔係真的鱈魚嘛), 皮亦唔脆.




美國銀鱈魚 (英文就叫做黑鱈 black cod 喎!): 味可以, 比較鹹o左少少, 因為係魚尾所以比較易散, 不過就好滑. 一點也不腥.



仲有挪威銀鱈魚... 以為會幾滑, 但原來都幾鞋口, 仲有少少實肉, 呢款就真係似係用來做馬介休那款了...



最後幾次卒之真係似返出面日本料理的形象. 算可以交差給太太試食. 不過有部分位都係鹹得滯. 要再試...

2011年9月29日星期四

終於開獎...

簡單地說一下.

因為已經知道 「此地不宜久留」, 所以好早已經開始有放一點風, 不過今次竟然唔夠快.

被大老闆急召, 原來各老闆已一早準備好, 就等我決定 --- 遞信. 唔係的話就等郁.

來得比我想像中早幾個月, 聞說是因為公司要搬去一個細點的地方, 縮皮所以乘機郁人.

唔使多講, 即遞啦. 都係遲早的事. 從容就義, 反而一樂, 秘書亦已決定不會留得太久, 幫新的律師只會幫到搵到工為止. 至於其他同事, 真神假鬼都好, 反而替我感到有點不值, 暗地都說老闆們太絕情, 做了十年都一樣落得如此下場, 又說我為他們找客之時又唔見佢地咁o既咀臉云云... 仲提點了私人聯絡方法日後大家交流一下, 什麼 "要幫手或者有問題研究下的話即刻找我" 之類話, 不絕於耳, 不過倒是聽得出當中起碼有三成係真心的.

新地方已經有了, 會以 consultant 顧問形式出現, 當然, 自家生意是重要的, 但更緊要的是, 會無o左跑數壓力, 呢樣係抵晒的; 亦因為已有著落, 所以各新人無需擔心, 不過我想放自己一星期假. XD

呀, 唔記得講畀舊老闆知, 我其實上星期剛接了一位富豪太太委託, 有幾十個物業放售又買入咁, 一半以上係豪宅, 物業共市值呢, 唔太多, 五億幾啦, 去新公司的話, 分到的佣金多過舊公司 10%. 舊老闆你地咁掂, 呢o的客你唔志在o架喇可? wakakaka... XD

書於 2011年9月29日 凌晨5時, 剛掛八跑風球 -- 第一次覺得掛八號 "唔關我事", 哈哈哈哈!! :P

2011年9月21日星期三

你叫咩名 & 你簽咩名

在不斷的證婚當中, 每年總有一兩次見到一些見都未見過的名字.

名未見過不打緊, 連寫都唔知點寫, 甚至連電腦的所謂香港造字集都無的, 竟然也不在少數.

更抵死的是, 這些大名都是在新人的香港身分證上見到的. 那就即說, 政府是可以打到出來 (唔係又點整身分證呢...), 但係我就找來找去也找不到. 有時唯有問一問新人 "其實你個名點寫", 往往連他們也不知道原來自己身分證用的是怪字又或者係別字, 那既然如此, 我就曾試過搏一搏打最普遍的字, 但入境處負責審閱的 sir/dam 又點會放過我呢... 多數都會被 "發現". 之後就會有張 note 提醒我們在準備正式的結婚證書時要用回那些怪怪的字了. 因為, 結婚新人的名字, 是必須和身分證或自己國家護照完全一樣的. 連錯, 也要錯埋同一度. 都無可厚非.

呢樣都算喇, 但係當我問相關官員/主任時, 又支支吾吾的唔肯將他們的輸入法和造字公開給我. 即係話, 要你用呢個字, 但係又唔畀個字你. 好有禮地話 "無咁o既規矩" 喎...

和 IT 同事找了好一會不同的輸入法, 也是徒然; 唯一的解決方法就係自己用 windows 的造字程式出來.

十分佩服負責的同事大雄和我那位摩打手秘書, 不論新人的名字寫法有多神奇, 他們通常在半天之內就可以造出那個怪字, 而且看起來和身分證上的那個沒有兩樣. 而且他們我觸覺不比我差 (有時比我更勁), 好快可以發現一些極細微別字或者寫法的錯處.

不過, 我依然係相當不解, 為何有現成的字不可以用, 而要我們自己造呢...?

名用錯字, 一入擬結婚通知書就會現形, 倒話仲有得救. 結婚證書上簽錯名就真係神仙難 "掹". 多數簽錯的, 都是長輩或見證的老人家, 雖然都算罕見, 但數百對新人中, 倒也發現三幾次的. 試過是當場指住都可以錯的, 不過又咁, 通常呢, 指住請佢簽正本先的話就多數無問題的. 因為o岩o岩指完丫嘛. 不過呢, 到簽份 duplicate 時就有時指都指唔切. 真係兜野就簽o左落個仔/女 隔鄰 - 又衰o既, 新人簽個位特別大, 而見證人簽個位又鬼咁細仲要打埋名, 仲細多o的呢...

呢個時候, 你係監禮人的話, 你會點做?

唔使估喇, 一句講晒 - The Show Must Go On!

第一時間, 自己要先 "扮無野"; 自己要說服自己 "呢o的好平常o者! 一來又唔係自己錯, 二來呢個世界係無野唔可以補飛o既, 又唔係瓜o左老襯!" (當然係內心自己同自己講啦), 之後即刻要安撫睇佢個樣都已經知道好驚嚇中的新人, 一句 "無事o既. 我幫你拆掂佢, 定o的來" 已經夠.

咁即係點先夠呢? 幾個做法啦... 視乎不同情況. 如果正本無錯的話, 而老人家簽的位又唔係太太太離譜, 可以照去馬, 之後由律師打電話去畀入境處補飛, 不過多數要補多封信去解籤o架喇.

當然啦, 如果連正本都衰埋, 咁就真係無得救, 禮成後就唔走得住, 拉新人埋一邊講o下即日補飛, 有需要的話就要問新人介唔介意畀程的士錢, 即刻回公司幫佢整過份證書晏o的回來靜靜地簽囉... 咁又唔係個律師錯 (如係律師無提新人 or 見證人的話就抵死, 自己畀啦唔該, 雖然呢個情況從未在我身上發生過). 呢o的有時呢, 時間上係蝕桌o左少少o架喇. 但係有時唔計得咁多. 新人又唔係想o既. 人家辦喜事, 呢o的野, 幫得咪幫o下囉. 收佢三幾百附加費又唔會發達o既, 而且仲分分鐘搞到佢唔 like 個老人家, 又於心何忍呢...

2011年9月17日星期六

溏心風暴...

好耐好耐之前, 屋企有o的好細隻的乾鮑 (出處不明), 基本上一係用來煲湯, 一係浸o左就咁用來炆, 叫做有鮑魚仔食o下咁. 真正做燜鮑魚對我來說係一件好 "神聖" 的事.

係去年唔知發咩神經, 在相熟的藥材店飲涼茶之時, 見到他們有同事在刷鮑魚的霉 (唔多唔少會有o既), 就順手問一下吉品的價錢, 當時 36 頭只係 4000 元左右, 我見都靚就買了半斤, 如是者有時又買少少咁, 朋友結婚過大禮想買我又要半斤, 家中便有數斤的 30-36 頭吉品. 不過都係唔敢買大隻的.

係到海嘯後想搵喇, 就真係貴到死, 亦因為咁, 我索性把心一橫, 買了些比較大隻少少的 20 頭南非網鮑, 都係 2200 大元一斤, 趁上星期中秋節先煮半斤 (11 隻左右), 不過加埋o的料都好多, 因為我用明火, 所以要買個大的砂鍋.

看過不少書, 又向相熟的海味業前輩查詢一下, 又向阿一其中一位高足程哥 (遲點再介紹他) 討教, 都說南非網鮑要比較耐火, 也和一般燜東西一樣是用 "停, 打, 停, 打" 的方法.

乾鮑先浸普通水過夜, 等佢慢慢吸少少水.



十小時後再煲滾水, 煮佢三幾個小時, 又焗過夜去腥; 呢個工序一般日本鮑唔使做, 因為日本鮑製得靚, 無太大腥味. 跟手剪埋鮑魚的沙咀.



之後就好多不同的方法了, 我就係將半斤腩肉切大件, 半斤肉排斬大件飛水, 放在有竹笪的砂鍋內, 平鋪一層, 之後放上鮑魚, 再鋪已飛水的雞腳 (也可以多放一兩條燒鴨頸, 鏞記做法當然是放燒鵝頸了, 甘老闆說是唯靈前輩教他的), 頂就是斬了大件的大半隻雞 (都係已飛水, 我連埋皮去燜, 貪多層油香, 有人會不連皮, 煲野出來效果就無咁 messy), 最後注冷水慢火煲. 同時間將余下的細半雞加一些雪雞件, 另外用煲飛水後煲一些清雞湯. 我先燜 8 小時, 焗 6 小時, 中間每兩三小時看一下本身的湯會否乾掉 (一般可以耐少少,但係我屋企個爐頭最細火都唔太細, 乾得快少少) 之後再加另外煲的雞湯 (加滾水都得o架, 但係我加滾緊o既湯會好味o的囉).

焗完後又煲 6 小時, 焗 4 小時左右, 最後再煲 3至4小時, 焗 2 小時.

到食之前呢, 又煲返熱1 小時左右, 之後取出熱的鮑魚, 接觸空氣大半小時後, 鮑魚面就會慢慢變成深色, 呢個時候將燜鮑魚湯汁取出自己覺得o岩的份量, 加蠔油, 糖, 生粉水煮成芡汁, 之後加老抽較色. 喂住放返熱的鮑魚入去後就可以加少少麻油亮芡. 煮起晒後其實唔係好大隻, 都係三吋左右啦.



老師傅教落, 食鮑魚要 "打長切", 中間近頂部的確係比吉品硬了一點, 不過鮑心相當有溏心那種瀨刀的感覺, 一發現瀨到o個下真係好開心. 其實鮑身質地都好軟, 連女王和家父都食到完全無問題. 成功呀! (因為之前未煮過較大隻的鮑魚丫嘛...而且, 南非鮑真係要有心機過吉品先得)



下次可以又試中東鮑, 同埋諗o下大隻的吉品... (死喇, 愈來愈大想頭了...)

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從 悼校長 到 九一一

老朽中學時代, 高記那位榮休校長 morales 上兩星期走了, 是癌症併發和腦退化症.

記得的是老校從來都係一個好好先生, 不少師兄說過佢會扮惡 "凶" o下人先 (尤其係當佢要制止更加惡 (其實亦係更錫學生) 的死鬼校監 Fr Carra 想 "郁" 班學生時), 之後就會靜雞雞放生o的學生, 可能係當時的師兄們比今天的學生純品得多, 見到校長好人就唔會得寸進尺, 亦因為咁, 當年不少搗蛋鬼都得到莫老校的照顧, 真係春風化雨, 變成乖仔一名, 日後出人頭地. 不過老朽從來都係 "鵪鶉派" 一名 當年基本上由頭至尾都係一個唔識出聲o既o靚仔, 一直都未有機會領教莫老校這招.

和老校的真正接觸已經是在中四那年, 當年香港的學校還未時興玩桌面 wargame/boardgame 又或者 RPG (如 D&D/AD&D 那些), 老朽和另外幾個同學爭取了幾位老師支持成立了應該是香港第一間學校的 RPG Research 學會, 要經校長審批, 因此和佢老人家開了好幾次會.

最深入人心的是他是個歷史通, 當年一本香港最多學校採用的西史書 "East Meets West" 就係佢大作; 到他退休開始患上退化才沒有再 update, 淡出市場. 而他明明識廣東話 (仲要好叻) 但係又扮唔識, 但不時又爆一兩句抵死啜核的出來 (例如「嘩! 你又毛搞初呀」 (有無搞錯呀)).

高記在他領導下過了差不多三十幾個寒暑, 老朽算是他最後一批學生了. 當年中七放榜, 老朽那屆是幾年下來成績最 "見得人" 的一屆, 我們 bio 班 29 人, 有廿個 straight in 香港的聯招大學, 當中11個係 Kong U. 我知道自己 "大步濫過" 後打回去學校找班主任報喜, 點知畀老校搶電話, 佢一邊聽我匯報邊個入o左邊間一邊笑; 但最後就提我記得查清楚剩下的九位同學的去向, 可見其實佢係相當關心我地呢班仔的.

查實都幾化學, 大半年前和舊生會開會都見到佢, 知道佢開始罹患癌症, 但精神相當不錯; 估唔到都幾快就要拜拜.

人就係咁, 呢一刻精神爽利, 下一刻可能已經碌低, 所以要 "珍惜眼前人" 呢句雖然聽到爛, 極老套, 但係永遠都係 the last thing that you would do.



十年前的911, 我初初成為律師未到一年, 剛在一間中小型律師行捱著. 老闆是個好好先生, 不過整天也為當時的經濟搖頭. 常常擔心生意.

就在此時, 來個九一一, 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在看著亞洲電視, 又在飯後聽一會收音機; 突然聽到收音機有突發新聞, 而當時還未知道 "咁大年事". 到開了電視, 見到亞視已經開始了突發直播, 我記得當時的主播是現在去了 roadshow 工作的盧瑞盛先生, 當時在我們見到第二架飛機撞弱南大樓時, 他爆了一句 "大家唔係睇緊電影, 而係真實發生緊o架!" 無辦法, 實在係太震撼.

每年的 911 我也會看電視直播悼念活動, 因為我永遠記得當時的情景, 和當時看得到那人性的光輝, 那些知道危險但仍然衝入災場的消防員, 還有, 雖然有回悶, 不過我都會看一下家屬讀出死難者名稱時所說的話, 尤其是那些警察和消防員家屬的話.

十年之後的今天, 拉登已經被裁, 但恐怖主義一直沒有停過, 到今時今日, 根本沒有人可以完全確切地說誰是誰非. 但怎樣的錯, 也不是那班在金融機構上班的白領, 不是樓下賣熱狗那個人, 不是那 343 位消防員, 更不是那些出世不久就變了孤兒或單親的小孩吧? 大概, 他們在那天早上也從沒有估到, 自己的命運會在下一刻完全改寫吧?

兩座大樓的位置, 現在變成了一對長流不息的四方人工水池. 也刻上了三千名遇難者的名單; 原來這些名的排列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而且紐約政府更特別為此找人篇一套電腦程式, 去計算那三千人的互相關係, 之後就將他們分成 8 類人, 而他們的名稱就會相連出現, 例如一班消防的名字被放在一起, 同一公司的遇難者也是, 在一起遇難的友人也會蝦放在一起. 這個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心思.

我相信,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真正 "抵死" 的人, 包括老校, 911 的遇難者, 甚至是那班被洗腦的恐怖份子, 但願我相信的, 沒錯.

老朽於 2011年9月15日晚, 去完 "鞠躬" 之後...

2011年9月11日星期日

動力

早兩星期, 又收到一個令老朽有點聯想的指令, 就是之前提過一位我覺得不太尊重我的見習律師會升正做律師, 留在我的公司工作。而我就要和 share 我的超級堅料摩打手秘書, 人工不變。原因是老闆們都覺得以現時工作量, 新升的律師未足以需要另請一位秘書,而曾經由公司建議的 budget 請的秘書, 那位即將 "坐正" 的同事又覺得唔好 (即係公司畀唔起錢囉...); 而要 share 我秘書而不是另一位最 junior 的律師秘書的原因, 就是因為另外一位秘書工作比我秘書差得多, 一定唔可以應付兩位律師的工作。

share 秘書在行內其實都幾普遍, 不過我們公司是一間老套公司,因為連貼郵票, 寫細 voucher 等相當 tedious 的工作都是由秘書做的, 而且公司基本上是沒有真正的 database network 的; 所以和好多其他律師行不同, 秘書要找 "師傅" (precedent) 來幫律師完成工作時, 好多時係要靠自己的。也就是說, 一個秘書或者對一位律師來說是綽綽有餘, 但應付兩位律師的話基本上係 "遲早死"。 尤其是當老闆們以為我愈來愈少工作 (因為他們沒有派工給我嘛!) 時, 但我自己接得愈來愈多證婚和其他 "手作仔" 的官司來做的時候,秘書的工作量自然會不被察覺地增加。

這可不是我亂蓋的, 其實我一早已經在 2005年和2007 年分別試過和其他律師 share 秘書, 每次都係幾個月之後就一定有人頂唔順出聲, 到時咪又係請多個... 不過以往的做法是公司會有老闆先和我商討一下, 今次公司是先作決定, 之後只由大老闆的秘書 (就是行政總管) 交代下來, 完全沒有任何咨詢, 連安撫的說話也沒有, 老闆們點諗, 我自己一早知道, 只是唔出聲而已。

其實對我的秘書來說,相當不公平, 又係那句: 工作愈叻愈好, 得到的不是升職加薪, 而是更多的工作 -- 問你死未!? 秘書已向我提過, 如果不是為幫我的話, 一早遞信走人。係呢o的制度之下, 點會有好的秘書願意留下來幫手呢又...?

見到如此情景,當然,老朽梗係唔高興,不過為免負面情緒增加影響工作 (尤其係我為新人證婚, 當然係開心事),梗係要搵o的動力來增加正能量才行。



這是早前其中一次最熱的戶外證婚後, 新人寄給我的卡和相片。不少新人在完婚後都會給一個 email 多謝我幫手,不過 "現代人" 就好少真的會寄相和卡的。入面的 message 似封信, 都幾長, 又好 warm, 大致係覺得上天安排我幫他們做監禮人是他們的幸運之類, 更加希望我將來可以幫更多的新人完成他們的心願諸如此類.

別以為他們好似好假好行貨, 律師都係人, 有人用得咁多字眼去讚一個原來在他們生命中只是一個 "過客" 的人, 點會唔窩心? 簡直係讀到我有點感動呀~!

年尾開始極多新人上來辦手續和開會,其中一對是頗為多準新娘網友認識, 又以為人 (兼行文) 相當幽默抵死的 blogger mcwin; 她說過上來會帶 "手信" 給我, 原來係...



唔好睇小呢兩包細細包o既豆仔, 它們包含了一份真誠和謝意, 對於我來說, 係一個好好的鼓勵. 多謝你地呀呀呀~! ^^

2011年9月8日星期四

反叛.進步.「牛魔魔」

女王又開學了. 今年的班主任是去年也有份教的一位老師 (仲要都係靚女呀o下!), 所以女王都算好快已經適應了.

學校也像去年一樣辦了個迎新日, 由老師和校長介紹學校和班上的人和事. 其實和去年無咩大分別, 唯一係老師提示了, 今年開始會有即日要做, 明天要交的功課; 雖然只是十數分鐘可以完成的作業, 但卻提醒了我們一件事 - 女王開始大個, 開始要 "睇功課", 也是說, 快要準備學呢樣, 學o個樣了...

因為保姆姨姨普通話很好, 所以女王聽埋聽埋, 普通話反而說得清楚, 起碼 (她想說的時候) 大家會明; 不過英文方面, 因為我們自她細個時不想用英語去溝通 (硬係覺得好怪), 所以她英文程度的確係稍遜, 聽得明, 但說得十分好. 因為咁, 我地就幫佢報了某名人學校的英文讀書班當係補習.

之不過女王可能見那班係極小班教學 (得三四個學生), 而且一星期只返一堂, 地點有點陌生; 所以次次去到課室前都會驚驚同埋喊十分鐘左右才慢慢 "收聲". 呢樣真係幾頭痕...

但另一方面, 女王的生活習慣就被我一句無心的話帶來極之長足的進步.

話說有次女王一如平日一樣不肯擦牙, 我就無啦啦說了一句 "唔擦好o的「牛魔魔」今晚o黎鑿你o的牙仔喎!". 之後手舞足蹈的扮起那 "牛魔魔" 來. 女王就即時自動擦牙, "牛魔魔" 之後就會投降同埋 "逃走". 女王甚至抵死到一邊擦一邊 "叫牛魔魔出來, 擦畀佢睇". 間直是有點變態的反叛心理...

後來就將這項 "活動" 進化而成為牛魔魔會將女王不喜歡的食物放在碗內, 之後我就會用低沉的聲線就 "我特登畀你o既. 知你唔食丫嘛, 哈哈哈...". 之後, 好快女王就會將平日不吃的東西放入口內, 仲大大聲話 "睇o下, 我食o左喇". 真係問你死未!? @@"

不過, 雖然用這些反話會使女王好快去守一些平日她會抗拒的規則, 不過... 我依然有少少擔心, 就是女王原來是如此有叛逆性格的一個人, 而且有時我也要一人分飾幾角的來 "tum" 她, 真係驚我自己慢慢變了人格分裂! ><".

2011年9月5日星期一

月餅 2011 - 第二 round

繼續在未到中秋前係咁試試試食不同的月餅, round 2 食過的有...

上環曾記 (潮式):-
曾記在香港島呢邊係比較無咁出名但係 "潮人" 之中無人不識的食店, 因為他們的 "粿品" 可以話係出神入化, 不過好耐之前提過, 每年由農曆七月廿五起他們就會轉賣潮式月餅直至八月十四. 買了幾年, 他們的老婆婆 (人稱 "阿 ng", 即係潮州話 "antie" 意思) 一見到我, 已經問: 幾多個, 要邊樣...

酥皮烏豆: 餡維持水準, 不太甜, 而烏豆連豆衣的輕微粗糙感依然食得出-今年係做得比較滑, 可能係用多少少油之故; 酥皮係焗皮, 底可能煎過來所以有油泡 (請高手或老潮州阿直指正). 夠香酥, 而且相當齊整, 當貢品都得. 好睇又好食.

酥皮芋泥: 一向食他們都唔係貪個 "敖ni" (芋泥), 因為他們無用豬油而用植物油去捏餡, 所以始終無貴嶼仔咁香, 不過都係那句, 個皮贏晒.


新三陽 (蘇式) :-
銅鑼灣新三陽裝修, 老細話中秋前搞唔切, 卒次都係托在九龍上班的友人幫我買, 同時買埋貴嶼仔的雙黃酥皮芋泥. 今次係買新三陽的生料回家自己焗, 用 180c 焗 20 分鐘, 中間反底一次.

鮮肉: 好 juicy, 個皮都相當鬆, 個皮就贏老三陽, 鮮肉方面亦不相伯仲, 但肉味以新三陽稍稍勝出.

火腿: 個皮一樣勁鬆化, 不過火腿方面新三陽用得太多, 鹹香就好夠, 但係比較乾身o左o的. 火腿呢樣就係老三陽靚少少.


榮華:-
雙黃白蓮: 個黃好大, 大到有o的假咁樣. 但係蛋味夠, 蓮蓉也不差, blend 起來也可以合格, 最緊要係, 佢 "只係" 49 大元一個.

貴嶼和記隆(round 2):- 就係試個雙黃芋泥.

痴線o架!! 究竟貴嶼仔係咪買晒全香港所有靚o既蛋黃? 定係因為佢用豬油搓料所以蛋黃的油可以 keep 住唔漏? 好食到無朋友. 但係亦係貴到無朋友, 一個要賣 66 元... 不過, 無計, 照買!

富豪:-
雙黃蓮蓉: 雖則係以其 "米芝蓮大廚監製" 做賣點, 但一切開已見到似乎係 "健康月餅", 唔差亦唔好, 蓮蓉有香又唔太夠, 好在無咩糖, 係糕粉些微多o左. 都勉強叫做食得過.

上環卓越:-
其他都係一般, 所以今年係專注佢個蛋黃金腿.
一句講晒: 無差過, 依然係最正! (不過八仙o既同佢都拍得住, 只係八仙那個吃起來有點原始的 "粗" 的感覺)

元朗大同:-
雙黃蓮蓉: 質素算係好平均, 不過蓮子香唔夠出. 蛋黃亦算中規中矩, 油份也見到, 但蛋香不足係一個小小的弊病.

五仁金腿: 大同金腿係不少朋友的心頭好. 今年可有點失望, 因為五仁中的合桃太多, 也比較硬

蛋黃椰蓮: 有驚喜, 雖然椰油味稍稍重, 不過做得很鬆化. 加入的芝麻和瓜子也發揮出 blending 的作用, 中間蛋黃始終比較乾身, 可能係因為椰蓮餡鬆散吸掉黃中的油. 不過幾香口, 椰絲係輕輕烤過的, 所以比較香. 喜歡這類 "冶蓉" 的可以一試.

欖仁純白蓮蓉: 睇落都幾油潤, 食落算係幾夠香, 亦算好滑, 真係食淨蓉的話佢都可取, 加埋少少欖仁, 算佢有誠意啦.

特別的驚喜 -- 友人是飲食兼電視界名人 may 姐 (馮美基小姐) 的拍檔, 在 may's cookies 都話到事者. 今年推出幾款月餅. 老實說, 見到他們出的是 "燕窩月餅", 加上見到的是個迷你樣, 初時只真的打算試一試當撐場就算. 不過當吃了第一顆 "低糖蛋黃蓮蓉" 後, 竟發現今年少見的滲油現象, 而且蓮蓉可能因為少下糖, 蓮子香都算相當濃郁, 吃得出料子用得好, 而且係恰到好處那隻, 吃下去比黃雙如那款更香. 不過因為他們的 "綑綁式" 銷售, 一係就三款月餅六個一起買, 一係就要買兩個不同款搭兩包曲奇, 所以我好難推介作嚴選月餅之一. 強烈建議他們出年用一樣的料, 做大少少個餅 (做返 3-4 兩重的傳統 size), 而且可作獨立或兩個網的發售. 則愛吃月餅之士可以多一個選擇.

總體之下, 本年度元帥府嚴選月餅會由以下幾款組成:

西環卓越餅家蛋黃金腿 或 八仙餅家五仁金腿 或 上環蓮香蛋黃燒雞月一個,
上環曾記烏豆潮式酥皮 (焗皮) 月一個 或 貴嶼和記隆蛋黃芋泥潮式酥皮 (炸皮) 月一個,
老三陽 (銅鑼灣) 蘇式鮮火腿 或 新三陽 (九龍城) 蘇式鮮肉月一個, 或元朗大同蛋黃椰蓮月一個, &
有食緣 (黃雙如) 雙黃蓮蓉月一個

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

月餅 2011 - 第一 round

一如往年, 老朽在中秋節就會四出揀選自己喜歡的月餅, 試過後就會自己 "砌" 出今年我揀來送禮的月餅, 看似好怪, 但都有幾位朋友每年都會 "等" 我揀來送的月餅, 因為, 哈, 都算係 "有 heart" o既.

老朽係 "老人家", 不喜歡新派的奶黃和冰皮的. 而古怪的新味也不太喜歡.

今年暫時試過的有以下幾間餅家, 所試的都是我覺得他們以往做得不錯的款式, 食到成檯都係...(同場加映一包八仙自家蛋散... :P)




蓮香:-
雙黃蓮蓉: 好不幸, 他們以往最耍家的蓮蓉已經連續兩年跌 watt. 甜度還可以, 不會太淡, 但香味極之不足, 有點像加得太多糕粉的結果. 而蛋黃也不太夠油. 一切開已經像放了兩天的. 唉...蓮香的蓮蓉已死乎?

蛋黃燒雞: 出奇的, 今年比往年更出色. 蛋黃雖然亦不太夠油, 但係燒雞十分香口之餘用的果仁不多, 很夠味, 而且相當鬆化.

雙黃綠豆 (因為顏色似, 所以又名 "雞油月"): 用的蛋黃油份 (可能係咁o岩) 比蓮蓉月為佳, 吃下去混了薑汁的豆蓉 (傳統上「豆蓉」是綠豆, 「豆沙」是紅豆)有點不錯的清新感覺, 而且加入的欖仁起了一種中和的作用, 話得說回來, 多年前連蓮蓉月多數有少少欖仁的, 不知是近十年大家懶還是成本問題, 都不加了.

五仁甜肉: 他們的五仁是沒有合桃的, 代之是蓮子, 不太軟卻不失咬口, 其餘「四仁」: 欖仁, 芝麻, 杏仁和瓜子也算交到貨. 用的甜味中和料是玫瑰糖, 頗有特色, 剛好可以中和了糖醃肥肉和冬瓜肉的質感. 不過比起蛋黃燒雞似乎稍遜一籌.


貴嶼和記隆 (潮式) (round 1):-
因為買不到蛋黃芋泥, 所以會再去, 不過他們比較 "寸", 試過去幾次都買不到, 又無得留定先. 畀錢都唔收, 死未!? 不過他們的炸皮一年衰過一年, 好似愈來愈無誠意咁. 係今年叫做好返o的. 食得過.

雙黃芝麻: 相當乾, 黃同餡都係, 完全唔可以接受!

淨芋泥: 呢味都可以 ok, 不過個芋泥稍稍不夠油. 但混起來吃好過去年. 亦係全港做出最似樣的芋泥, 所以都仲會幫襯o既...


八仙餅家: -
他們有做好多地方已經無的蛋黃椰蓮月, 但試買當日未出, 下星期又要去多次, 激氣...

金腿: 好鬆好鬆... 不過鬆到少少離皮, 而且火腿唔夠香, 同埋個合桃有少少硬; 但係佢地加入了一些檸檬葉碎, 頗有 "異味韾香" 之感, 有驚喜.

雙黃蓮蓉: 太太太普通, 和多數其他餅家一樣, 蓮蓉香味稍欠, 但又唔係無, 又唔算一味死甜, 但係合埋個黃又無驚喜, 個黃亦係中規中矩, 切的一刻有少少油附在刀上, 但係又唔可以話係好夠油.

雙黃豆沙: 個蛋黃同上-即係無咩點, 又無咩唔好. 豆沙倒係搓得唔錯, 唔太甜, 紅豆香亦頗出, 如果糕粉再落少o的會好o的添...

雙黃白蓮: 唔係佢出開o既野, 原本唔買o既, 但因為試買當時未有蛋黃椰蓮月, 自己又唔知點解想儲夠 4 個先買所以要埋; 個蛋黃又係一樣. 白糖份量唔過份, 反而香味出多少少. 算 ok.

奇華:-
雙黃蓮蓉: 當年 "媽打" 鄧碧雲在世時的廣告提過「做月餅呢, 鏟蓮蓉o既功夫就最緊要」; 無錯, 當年奇華o既蓮蓉係唔錯, 我覺得同蓮香, 多男, 得雲可以話係有得爭一日之長短 (廿年前的回憶...) 不過今時今日, 我相信奇華自己已經無鏟蓮蓉o既師傅喇. 除o左無o左個o的鑊燶之外, 靚蓮蓉o既香味都無埋... 不過, 味道都係中規中矩, 蛋黃香味都比較弱, 畀 "媽打" 知道真係死o左都激到彈起...

恆香:-
雙黃蓮蓉: 失手之作, 計正我根本唔應該買佢; 可能我對 "元朗恆香" 仲抱有一份情意, 因為當年細細個入去探親戚食個老婆餅覺得好正, 到自己結婚時的禮餅都係用佢, 連個過大禮禮金盒都係借佢地o既 (當年無大陸做o既即用禮金盒, 傳統上會問餅家連同餅盤一齊「借」, 用完就放封利是入去畀返人). 但佢地幾年前生意開始差同埋投資失利欠款後, 已經無錢買靚料, 今年都係相當相當一般, 個蓮蓉唔係係 "古法" 定係點, 比較 "鞋口". 個黃都係無特別 (全香港都係咁, 究竟靚蛋黃去晒邊?@@).

老三陽 (蘇式): 鮮肉同火腿都依然係不錯, 連續輸兩年給新三陽後今年個餡似乎有進步, 火腿香味好平衡, 但鮮肉個味依然唔夠香; 皮o既酥化度回升, 不過未試新三陽那個所以唔知會唔會強中自有強中手喇.

有食緣:-
黃雙如的寶號, 賣的食材貴過人, 月餅就同市面差不多價錢. 只有金腿五仁, 雙黃蓮蓉同埋淨白蓮蓉三款.

金腿五仁: 用的都是頂級靚料, 一食已知, 五仁都好正, 樣樣都獨當一面, 合桃夠膽唔用碎, 因為一o的都唔硬, 好鬆化, 中和 agent 係用桔餅, 唔搶味但夠香. 不過唔好以為我讚緊佢, 成個金腿就係衰o係金腿手上-唔夠香又唔夠鬆, 食得出係金腿但係無咩腿香, 師傅入模時壓得比較死實. 雖然唔差但係同去年卓越比較就唔得. (今年未試卓越同埋另一家出名金腿的元朗大同)

雙黃蓮蓉: 呢個係暫時食過咁多間之中最似樣的. 皮薄而平均, 蓮蓉有香唔太甜, 也好夠滑, 有油但唔多, 比例算係適中; 蛋黃雖然都係唔係好夠油但係已經算係幾好, 各樣平均發展之下 blending 在口中感覺良好. 呢款如無意外應該會入選本年度的尚膳監嚴選月餅 list.

在第一輪試食後, 本星期尾會有第二輪, 目標為曾記 (潮式) , 新三陽 (蘇式) , 榮華, 貴嶼和記隆(round 2), 富豪, 卓越, 大同. 希望今年大家都生生性性...

2011年8月29日星期一

阿茂整餅...

親子活動可以有好多種. 上兩星期就在女王一位舊同學家長安排下去了整餅.

做的是 cup cakes. 其實去到真正要做的也好簡單. 原材料一早已由那位本身也是媽媽的導師和她的女兒一起分兩碗調配好 (一碗是粉/幼砂糖, 另一碗是牛油和蛋), 只差在未攪勻. 不過女王一見到成班同學一起 "搞野" 就好開心, 齊齊係咁 "發發發". 之後撈好晒後就將佢放入唧袋 (由導師代勞), 再由女王唧入小糕杯模中.



因為時間關係, 導師一早整定三杯等班小朋友在等焗的十多廿分鐘時可以裝飾一下其他蛋糕. 就是用加了色素的唧花忌廉 (係打起了忌廉才加色素的) 和一些糖/朱古力粒裝飾餅面.



在老朽和夫人的帶領下, 女王的作品都相當唔錯, 見得o下人o架...



今次活動才知道原來女王有近半同學都轉了去別校又或者其他班上學, 每個父母為子女的心思都有所不同. 最後幾多小朋友真係可以成材, 又幾多小朋友會知道父母當年為佢地絞盡腦汁, 而最後又有幾多父母原來只係 "阿茂整餅 - 無o個樣整o個樣" 呢... (呢個阿茂會唔會係我自己呢o下...)

2011年8月26日星期五

入紙入到一頭煙...

年尾真的好多人結婚, 應接不暇之餘, 有時都會遇到一些「怪雞」事情。

金鐘的婚姻登記處本來是一列 L 字形的廿多個櫃位,當中只有一個是替我們監禮律師辦手續的. 後來 ad hoc 開多一個, 而其他櫃檯都是處理出世紙, 補辦手續又或者是辦理婚姻登記處呀, 海外預約登記呀或教堂行禮的.

不過做監禮的行家愈來愈多, 而且又愈來愈多新人採用律師證婚的方式, 所以入境處索性將 lift lobby 的另一邊原本是內部使用的辦公室位置, 僻一間約四五百吹的地方, 開了三個新櫃位, 另外放三四張長凳來給我們的行家或公司同事去 "入紙" 之用.

一般而言, 這個安排當然好, 不過上個月有位女士打來, 初時話幫朋友問定, 因為他們都身在外國所以未可以 confirm; 後來又過多兩星期, 到老朽已經 confirm 了其他新人後才說同一個星期六的上午想去淺水灣行禮; 好在, 計埋時間剛剛好, 便都接下來辦理. 不過因為新人都在外國, 入擬結婚通知書時就要當成是 "海外申請" 去辦理. 咁樣申請比當由律師入紙方便一些. 不過就辛苦了那天負責去金鐘幫我入其他新人文件的同事. 因為兩邊都要 "攞籌", 做了日本首相 (左藤右藤), 又怕遲了做不了跑法庭那邊文件的工作.

最神奇的是, 打來查詢的那位女士, 細問之下才有點忸怩的說她原來不是新人的朋友, 而是 "準新郎個 daddy 的秘書", 再以資料 "人肉搜尋" 了好一會, 才知道原來這位新翁是政經界薄有名氣的投資者, 唔怪得使個秘書來幫個仔搞結婚啦... 不過都好, 因為中間的電話和 email 通訊等等都有通知準新郎, 起碼比之前話單由媽媽打來 "全權處理便宜行事" 強得多.

另一隻更加一頭煙的, 就是一位姨仔的朋友.

他想今年10月初行禮, 年初已經打來給我, 我詢問之下, 他告訴我之前有另一後婚姻, 已經辦妥晒手續, 有法院的離婚令. 當時我循例請他 confirm 係咪有 "絕對離婚令", 「即係頂頭有寫住咩咩 absolute」o既. 佢話有.

大家睇到呢度, 好明顯已估到下一步發生咩事了. ^^"

因為新娘是內地人士, 也在北京/深圳兩邊走, 所以遲了點上來我 office 辦手續. 上來前我請他們先交資料給我, 當然, 成堆離婚文件中, 無一張係絕對令.

香港法院就有呢個怪雞之處. 但凡離婚令會先出 "臨時令", 六星期後無人反對就會自動轉為 "絕對令", 但只有 "臨時令" 才是用一般法院命令的格式, 兼且有 "order" 同埋 "decree nisi" (臨時令) 字樣在中間, 真係盲o既都睇到. 反而到絕對令的一刻, 往往只會由法院或有關的律師樓寄出一份像是信函的東西, 一版字講完, 就叫做 "Certificate of making decree nisi absolute" 就是 "將臨時令轉為絕對令之證明書". 呢呢呢... 就係呢張, 呢張先係絕對離婚令呀大哥... 新郎話當年搞完件事就搬o左, 無理到.

更玩野o既地方, 係原來一對新人之後要去外地工作幾天才回來, 連想快點去法院申請拎多張 copy 出來都唔得 (而因為當年我並非他們離婚官司任何一方的律師, 所以我不能貿然代他去法院申請副本的). 又等多幾日. 剛剛才收到新郎的電話, 說是回到香港, 剛跑去法庭取得這張絕對令, 好在, 都還趕得切入紙... 不過就搞到這幾天變得好 tight, 而他們自己都變o左趕頭趕命咁款囉.

要留意的是, 如果有這個情況的話, 入境處是不容許 "先入部份文件, 後補離婚令" 的. 有時有些文件, 入境處是容許新人後補的, 但有關身份證明又或者先前婚姻那些就天皇老祖都無情講. 所以如果咁o岩睇到呢篇的你是有這情況的話, 唔該自己快o的執生, 唔係到o左真係臨門一腳有咩 "delay no more" 就真係 "delay no more" 喇!


2011年8月23日星期二

「漸入佳境」

我自己係咪 "漸入佳境" 就唔知, 起碼雖然老闆依然係無任何新工作交給我, 我自己可還有 "底" 可 "撈", 而且證婚工作真係幾乎每天都有新人找我 (雖然有時 firm 唔到, 又或者有時已經撞了期), 有時仲一天幾對新人打來. 當然, 這些雖然不是什麼好大型的官司或工作, 但至少是我最喜歡的工作來的.

要說的不是我, 而是女王的保姆和姨仔.

先係咁意提一下, 原來之前沒有寫出來, 就是女王保姆無啦啦肚痛腸痛 & 大便出血, 之後照到大腸有 "幾粒野", 嚇了好幾星期, 後來我幫手, 透過舊同事安排她去照腸鏡, 知道原來是增生的 polyp (應是良性的), 當下即刻切除, 無得留低. 雖然她仲話有少少胃部頂住頂住, 不過無特發痛楚而又無內出血情況, 估計並非癌腫, 遲少少再照多次希望無咩特別事吧...

講返姨仔, 她的淋巴瘤化療去到 "第六針", 是時候做個 "中期評估" 了. 所以早幾天就去了香港唯一有私家照全身 CT 的醫院做個快速的檢查. 之前老朽也和相熟的友人打個招呼去找那位 "淋巴瘤權威教授", 希望他老人家親自看一下.

其實, 之前我們, 甚至係的的父母都幾緊張o下. 好似等成績表咁. 我老豆又係咁為佢唸經, 我當然同女王都有返教堂為佢特別祈禱啦.

好了, 看完, 教授 (姨仔同襟弟拔少話佢個樣好似我...) 話 "幾好丫!" 之後左睇右睇, "你又無發燒又無甩頭髮喎!" (其實都有不過唔太明顯). 照晒之後, 大家見到 report 寫住 signaficant decrease in mass... 之類, 都覺得好安慰. 不過教授話都要係咁意電返一個療程以防o的殘餘部隊「翻撻」, 同埋係打晒針落完藥先做o既.

好了, 檢查完, 大家都輕鬆不少, 出了去食飯 (當然化療中人要 "食自己飯" 啦, 因為怕外面食飯有微量污染), 見到拔少胃口唔錯, 又知佢為了陪姨仔好多東西都唔食得, 又食到好清, 所以就叫佢多揀一味肉類的. 佢諗都唔使諗就話 "中式牛柳!".

呢期, 真係辛苦o左佢. 結婚無耐就要陪姨仔打呢場仗, 完全義無反顧, 每天一放工就跑回家協助照顧她, 轉不了去自己喜歡的工作 (因為新工有時要返內地), 放棄一切自己的娛樂去陪她, 對一個三十歲的 "青年" 來說, 犧牲其實都幾大. 不過反而使我更加想起他們所揀選的結婚誓詞之中 "無論富有或貧窮, 健康或疾病..." 雖然呢場仗只係打了幾個月, 之後可能打多半年左右就可以休息o下 (希望之後都唔使 "翻兜" 再打啦!), 但係的確, 真係好能夠反映出呢段誓詞, 亦係活出呢段誓詞的最佳人辦; 當然, 我說起來, 可能是輕描淡寫, 而且呢o的比較 "唔老 o黎" 的事, 我唔可以在婚禮上和新人分享, 但真係好希望有機會睇到呢篇的新人, 都可以借鏡. 當然, 唔希望你們會遇到咁o既事... 不過, 他們原來到最後, 是最令人羨慕的一對.

2011年8月21日星期日

不一樣的精彩 - 深圳世大運

大概香港沒多少人像我一樣的喜歡看大型運動會了.

其實老朽運動無樣精, 不過對於大型運動會就有一項情意結, 或者, 說是一種投入參與感也行.

很久很久以前, 大約是 1984 年奧運會吧. 當時從電視見到受訪的義工 (現在內地稱為志願者, 台灣稱為志工的), 已經感受到現場參與的人的那種興奮. 銘記於心.

之前已提過, 08年因為女王出世, 老朽放棄了那原本應是垂手可得的北京奧運義工 (和那件到現在也是中國內備受尊敬的那件超限量版藍色義工制服); 只在 09年香港東亞運時擔心義工頭叫做自我補償了一點. 到現在卻發現, 原來不能參與京奧, 竟然變了在我心中深處的那一小點永遠不能彌補的遺憾. 雖然, 我從不會怪責夫人和女王的出現 (well, 女王出世都係我 "一手造成" 的...); 卻使我有點失去理智, 以至於歇斯底里地去追尋日後參與國際事件的義工的機會. 連參與不了的 (女王得o個幾歲, 點都放唔低佢o架喇) 也要從各途徑嘗試使自己知多一點相關的資訊.

好變態, 對吧?

暫姑勿論內地搞國際大型體育活動有幾勞民傷財, 但當地連受影響的民眾都有一樣使命感和投入感, 是香港學不來的. 起碼, 其實全世界都知搞大型運動會幾乎肯定要蝕錢, 但內地人不會覺得有問題, 而香港就會鬧得發慌.

無線是今屆句大運香港的獨家電視台, 不過 coverage 實在太少. 好在畀我發現了亞視轉播的深圳衛視原來做了 "大運視頻台", 幾乎全天都在播. 所以老朽也時常收看. 見到一個又一個的志願者幾咁投入去服務, 連得獎運動員的花束原來也有專科的義工去負責, 又見到當年香港東亞運的義工老友有幾位都上了深圳做義工, 真係羨慕到流晒口水. 連夫人見到他們和我的流口水表情, 都話 "你地真係 "一擔擔" 喎, 係咪真係做開有條癮, 唔做義工唔安樂o架呢?"

我諗, 答案一定係 "yes".

因為做義工好開心...而亦係參與盛事的一種 (之咁, 唔好話其實都有義工 friend 找我證婚和有其他生意. 當然這個純粹係 fringe 的; 更不應用來成為當義工的目的). 記得當年東亞運舉行期間, 著住制服去開工時見到義工的同工, 唔識的大家都會打招呼鼓勵一下. 呢種精神, 唔係做開義工o既真係唔會感受到.

講開又講, 原來傳統上, 世大運得獎的國家運動會在頒獎時會升國旗, 不過就不會奏國歌, 而改奏世大運聯盟 (FISU) 的會歌, 不過硬係覺得無得聽國歌, 有點騎呢...

今年世大運的主題是 "不一樣的精彩". 雖然我未可以親臨其中, 但約略都感受了一點, 中國搞大型活動的那種勁力, 不只是單單 "政府動員" 可以做到的, 先別說呢個國家的政府/地方官有幾乞人憎, 但搞起活動來, 全世界民眾都不得不寫個服字畀我地中國人...

2011年8月16日星期二

家教

女王剛放完第一次的暑假, 只有三星期.

開學前, 夫人有朋友介紹, 我們就帶了她去西環寶翠園樓下的一個室內兒童遊樂場去玩, 是要付款的, 都幾貴, 三人行要二百多元.

當日是星期天, 去到見到相當多小朋友在玩, 加上家長, 密質質的. 原來同時間有兩位小朋友在這裡租場舉行生日 party, 唔怪得full 到飛起, 連放鞋仔的地方都爆晒. (和好多室內的收費遊樂場一樣, 入去玩要脫鞋穿襪) 女王去玩時也一樣, 不過女王都好乖, 肯找個地方放下鞋子才慢慢玩.

見街外的小朋友真係如同萬花筒一樣. 幾百人就幾百種性格. 多數三至五歲的小孩都會和父母一起走來走去, 而且都比較細力; 而六歲以上的也不會太亂來. 而且都頗有禮貌, 起碼會走來有禮地問 "唔該個波波籃可唔可以借畀我", 就算答案係 "唔好意思, 我地仲玩緊", 佢地最多只係 "哦" 之後就走開, 唔會再有什麼行動.

不過有三數位就真的比較 "另類".

在玩一張似 "跳舞毯" 的遊戲時, 小朋友會在一排方格的燈箱上走, 有時要去一起鬧快踩一些地上燈光打出的波波, 有時就要跳起避開那一路 "跳過來" 的波波. 女王只是 3 歲, 有時的確係跳不過的. 中了, 那個波就會在地面的光格內散開. 而當一位年約 6 歲的瘦猴子男孩見到女王跳不過其中一個波後, 便衝過來將女王推跌, 之後就叫道 "哦! 你踩爛o左個波波, 輸o左呀你! 快o的走!" 嚇到女王呆o左, 好在我o係側邊, 我即刻伸手隔開, 之後同條死o靚仔講, 「你輸o左我推跌你好唔好? 」 個細路見女王有大人幫拖, 即刻走o左去.

我向女王解釋可能係小朋友唔小心, 又或者佢太心急 (純粹唔想佢有陰影) 不過之後亦加多一句: 有時o的人粗魯, 唔好同佢玩喇.

我承認女王係細個可能唔識玩, 亦承認那位細路佢未必認識到女王係細個到唔識玩, 但係識玩與唔識玩, 以及輸o左, 唔係可以推撞和整跌任何人的原因. 更何況女王輸o左無累到佢都輸埋喎.

呢個時候我發現呢位小朋友附近係無家長在一起的. 後來就見到有位不知道是爸爸定係邊位男性家長有同佢傾幾句, 之後又走返埋一邊的長凳自己o係度睇報紙雜誌兼玩電話; 完全同個細路無帶無交流.

咁樣教仔法, 唔怪得啦!

這個時候, 我第一時間諗起的, 就係 "小學雞".

唉, 又多一個.

2011年8月12日星期五

夏日好煮意 - 京都汁鬼馬釀花姿

好古怪的名, 是嗎?

這一味是數年前我初初開始為當時懷著女王的夫人煮食時, 第二道她讚賞過的菜式, 另一道就是煙燻太爺雞. 就是這兩味菜和這兩句讚譽, 使我開始心雄雄, 覺得為所喜歡的人煮食是個樂趣.

好一段時間沒有做這菜式了, 之前試是用蝦膠釀油炸鬼, 所以叫做 "鬼馬釀百花", 當時只是炸熟就算. 今時今日就想玩o下野...

自己打墨魚膠真的划不來, 因為不像蝦, 墨魚真的要去衣剁碎花的時間長得多. 寧可買墨魚滑回來後加些味, 還有, 更緊要的是撈一小茶匙的生粉, 不然塗在切開的油炸鬼上時, 看似可以貼實, 但最後一炸就好易會鬆開.

生粉呢樣東西好神奇, 溝入軟身東西可以將佢變得企身, 加入醃肉可以鬆肉同埋使肉質變滑, 混在兩樣食材中間可以當黏貼劑, 埋芡可以收汁, 乾點可以使煎炸時炸得更乾, 蒸雞時加入可以使雞唔出水.

切開油炸鬼, 中間開條隙, 壓一下之後釀入墨魚滑; 慢火炸三五分鐘, 再大火回鑊十多秒; 就咁炸起其實都已經好吃了.



不過今次就貪玩, 在《大廚醬汁菜》中看了京都汁, 酸酸甜甜的應該都會唔錯. 不過今次無跟足, 就用了這個方:

茄汁四湯匙左右
o急汁三 dash
鎮江醋兩湯匙左右
紹酒一茶匙上下
糖就大約都係三四湯匙, to taste 的.
另外仲加了大半筒山楂餅碎

撈好後蒸二十分鐘等o的糖溶晒 (好過明火煮, 因為份量不多, 所以怕茄汁同埋糖快煮燶o的醋都未可以融入茄汁之內), 再起鑊炒軟少少洋蔥絲, 加入汁係咁意煮一下便可以淋上油炸鬼上面.



吃下去是好, 不過個汁都還是太搶味, 份量亦似乎多了點. 我估下次一係用別款汁, 一係用少一點, 而且不再淋上面, 改為點醮可能仲好.

但意外發現, 呢個汁完全可以用來炸好豬扒, 又或者一字骨 or 腩排後用來兜勻, 直情有九成京都骨的味道 (雖然唔係真正的京都骨用的醬汁).

自覺好食程度係 ok 的, 不過最開心係女王食完幾日都仲同人話 "爸B炸油炸鬼同 octupus (佢唔識墨魚), 好好食啊!".

2011年8月11日星期四

好。趕。呀呀呀。。。

近幾星期, 都幾 "突發", 除了一些朋友或曾證婚的客戶介紹不少新人來找我之外, 更加在兩星期內多了十幾通所謂 "飛來蜢" 的街客打來問我可否為他們證婚.

昨天就有一位女士打來, 她的姓氏比較特別, 所以我也比較留意.

不過她打來不是為自己, 而是為了自己的兄長而打來的. 原來他兄長和未來嫂嫂都身在內地, 而兄長就是香港人. 嫂嫂是內地江南一帶人士, 旅居深圳工作. 不過就想 9 月 (無錯, 係一個月後) 在香港註冊, 地點就無咩所謂, 大概會找一間酒樓一定食食飯前先簽個紙.

本來新人背景提來沒大用, 不過偏偏新娘的老家十分偏遠, 而且按呢位熱心的妹妹透露, 「連電單車都無」. 好在新娘本身在深圳工作日子長, 內地新人需要遞交的 "戶口薄" 同埋生育證明都有. 不過妹妹就透露未來嫂嫂因為有孕在身所以未落香港, 就是要靠香港的一紙婚書才可以落香港生仔.

先別談應不應該讓內地孕婦來香港生仔. 始終小 bb 的父親是香港人, 法理上也不能阻止他們在香港註冊, 而且按熱心妹妹所說, 嫂嫂 "陀得唔太穩定" 所以想落香港做檢查和安胎. 這個說法, 身為父親的我, 完全接受.

好了, 新娘因人在大陸, 所以要找新郎帶文件來給我, 文件相當快手齊備, 所以我也請他們不要眈擱時間, 盡快來律師樓入擬結婚通知書. 而且時間真係只係 "剛剛好", 遲多個多星期就真係想幫都幫唔到了.

不過上來見我的除朋新郎外就是他媽媽和家姐. 打電話來的妹妹就因上班未有出現.

一見到真人, 有點「唏噓」: 個人感覺就是, 見到新郎個樣, 成個吊兒郎當, 由頭到尾全無意見, 說話像不想回答的; 反而是新奶奶就相當雀躍, 而家姐也十分幫手 (當然打來問了不少問題的妹妹也明顯地十分緊張這頭親事). 即時就想起早幾天打來問價的那位媽媽. 今次, 新郎簡直像個木偶的, 踢一踢, 郁一郁. 喂大佬, 結婚呀. 點都好, 唔該歡容o的丫... 望住一個咁o既人就來做老豆, 除了替佢老婆 & 未出世的小朋友有點擔心外, 直頭「有少少想 "鐘" 佢」添呀~!

在呢一刻, 我反而覺得幫手的幾位女士們好可愛, 佢地唔似係煩人, 反而係知道自己個仔/大佬/細佬一向都係 "死唔斷氣" 的, 為了順利幫佢 "娶到老婆", 所以出錢出力 (連畀政府註冊的費用都係家姐幫手 "畀住先" 的...) 雖然未至於頭頂發光, 但係卻使我在對住呢位新郎時, 比較有動力.

到時希望可以使出「十二成功力」, 使呢個吊兒郎當佬可以明多少少咩係婚姻, 咩係責任, 同埋咩係盟誓...

2011年8月8日星期一

夏日好煮意 - Hearty Soup - minestrone 意大利菜湯

幾天的天氣都係熱熱熱. 連晚上都像個火爐的. 熱到有點恐怖. 真的什麼都不想吃.

多多少少要有點營養的話, 想到早前看意大利烹飪書 "Taste Italia" 介紹, 又睇埋之前提過英國田園廚神 Nigel Slate 的大作, 想起一款可能你和我在餐廳都飲過不少次的意式菜湯 Minestrone (just in case 你未識讀, 這個字不讀作英語 "mine-stone", 而是有點像 "mini-stro-ni" 的意大利/拉丁系音). 這個湯, 加一小份烤雞腿或者煎魚柳和一些灑上橄欖油和鹽烤香的粗粒麵包 (女王有份食, 所以唔落黑椒了; 不過食的時候可以加一兩滴檸檬汁, 女王唔知點解好喜歡食檸檬味的東西...) 食下去, 好有點窩心的感覺, 點解就唔知喇.

煮的方法其實好多不同的選擇, 我參考的大約是這個...

- 一盒有機清雞湯或者菜湯底 (西式超市有售)
- 半支台灣甘荀, 無泥o係面o個隻, 切細粒
- 一支西芹切細粒
- 一瓣蒜頭拍鬆
- 一件 fennel 大茴切薄片或者粒
- 一條意大利翠玉瓜 zucchini 都係切粒
- 一罐罐頭蕃茄粒 (因為罐頭茄是煮過和 reduce 過的, 比較甜和易融化, 加入去煮味道更好), 有罐頭茄就不用落茄膏了.
- 兩個羅馬蕃茄切粒
- 半個洋蔥切細粒, 炒香
- 少少 lentil 豆, 或者少少熟薏米, 又或者薯仔粒都得, 叫做飽少少
- 一茶匙 pesto, 最尾落的
- o的o的 basil 九層塔, 又係最尾喜歡就落
- 少少橄欖油, 都係後下.

望下去好似好多料咁, 其實切埋搞埋都係半粒鐘, 之後由得佢煮, 這時可以預備其他食物了.

無咩章法, 煮埋一齊, 細火煮半小時左右等o的菜粒都軟了, 食得. ^^ 因為女王愛吃蕃茄, 所以多加了, 連帶其他她不愛吃的菜都一併食晒! (其實目的都係咁...) 正!

2011年8月4日星期四

嘩, 咁貴o既?

之前睇出面話而家有些新入職的青少年, 見工都由屋企人 (以阿媽為主) 陪伴, 有事就由父母代 "頂" 代答. 我竟然都收到一個這樣的電話.

「喂, 我想找老朽律師」(是一位 antie 級的, 她當然是叫我真名)

「我是, 請問係...」

「我係 x 太, 係上兩個月你幫 y 太個仔證婚時o既客人, 我見到你做得『幾企理』, 想幫我個仔問一下你的價錢」其實係幾有禮貌的, 不過 "幾企理" 呢句好似係我同人講多喎... @@"

「係呀, 你快當新奶奶了? 恭喜! 請問令郎幾時大日子?」

「12月xx日」

「那日我下午已經有另一對在尖沙咀的, 唔知佢會唔會係 6 點後行禮? 唔係的話可能幫唔到你地手喎... 一係咁啦, 唔介意的話, 始終佢同你未來新抱都會直接係我個客, 不如我同佢地傾o下先丫, 最緊要新人開心」

「未使住o既, 而家多數野都係我幫佢打點好先o既. 佢有第二o的o野忙緊, 不過遲少少會等佢同你傾o下o既」 咁都得?

其實我一向都希望可以先和新人傾好, 讓他們可以親自接觸我, 才決定是否委託我做他們的監禮人, 因為我和他們的 service, 不是一個純 "買賣", 而是一項貼心的服務,我也希望先和新人傾一下, 才知道他們是否應成為我的客人.

這樣說, 好似好寸, 但我只希望我所證婚的新人, 能夠真正地體會我點解會為他們證婚 (之前提過, 唔詳贅了).

阿伯友繼續發功「得o架喇. 有咩同我講啦; 係呢你咩價錢? 阿邊個邊個介紹, 平少少啦!」

之咁, 我一向就係中秋打後, 星期六日夜晚會比較貴少少 - 當然啦, 犧牲同屋企人 (尤其係女王) 一起的時間, 點都有多少代價o卦...

聽到價錢後, 伯友都彈起「嘩, 咁貴o既? 出面二千幾咋喎!我都有格價o架!」

聽到呢度, 其實可能大家都會諗以下幾樣o野:

1) 我係咪真係開得太貴?
2) 最後呢位 auntie 有無搵到我?

先一支開叉筆提一下. 之前都提過, 律師的價錢是每小時二三千元的, 監禮證婚風險較低, 有時可以收得平少少, 但用了星期六日的時間又點計呢? 或者好多人會覺得 "婚禮的 service provider 係預o左星期六日o架喇" 呢點我明. 但律師有點不同的是, 他們絕大多數並不是平日可以放假休息的, whereas 不少和婚禮有關的 service provider 不是婚禮的日子時可以開晏收早, 又或者休息一下. 講真, 畀o下面o的行家啦陰功...

有些新人在網上都評論過, 其實律師出場只係十多分鐘, 收幾千大元似乎太好賺了吧. 的確, 有些行家係只在行禮時出現, 之前只是好約略地見一下新人, 所以就會導致我上幾星期在親戚婚禮上所見, 個律師都幾有禮貌, 不過連新人参名字都不知道的場面了.

至於我自己, 因為 service 比較個人化, 我每對新人都會另外撥一小時以上和他們開會去傾他們的婚禮和整個流程, 所以收費的 scale 又難以一概而論. 但是, 始終有新人只是希望律師出現為他們見證宣誓的時刻. 所以便會認為律師的收費無需那麼高昂了.

哈, 至於那位伯友, 點做呢個 "母親的抉擇"? 佢最後都畀我說服到 (又未 confirm 住), 請佢公子同埋未來新抱下星期找我傾傾先. 因為我同佢講 :

「新人先係主角, 你身為阿媽/奶奶, 已經為佢地做o左好多野; 講真阿伯友你都係見我 ok 先找我o者. 小弟過到你o個關都好高興, 但係當晚台上面對住我o既係你公子同新抱丫嘛, 有咩得失, 我都交待唔到畀你, 累埋你就唔好啦!」

哈, 就係咁!

2011年8月2日星期二

夏日好煮意 (矜貴升呢版): 鮑魚老雞響螺燉鮮野生松茸

夏天是天然的野生菌種開始收成的日子. 當年和我一起在大學時代領洗的教友和她丈夫所辦的專業飲食雜誌 "現飲" 今期有提過, 所以便去了上環的一間菰菌店. 見到好多新鮮的菰菌, 好奇怪, 我一向好鍾意食菌類, 一見到就發晒癲的. 但見到唯獨是松茸那個架沒有貨.



原來是只剩下兩支, 店員收起了. 我最後花了百多元買了這兩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雖然有點誇張...), 就想起之前和老闆們還好關係時, 為了應酬客戶在鏞記吃過松茸燉鮮鮑.

因為上篇提及做西檸雞有隻雞殼, 平平地買多一隻老雞殼後, 先和金華火腿件慢火煲三小時成為清雞湯.

再用這湯來燉已經出水的鮮鮑仔 (只用兩隻, 因為另有響螺), 急凍響螺 (記得洗刷乾淨和出一出水僻腥), 當然還有切片松茸.

野生的鮮松茸好香, 洗刷好後據悉和吃鮑魚一樣, 一定要 "打長切" 才對. 為免腥味重, 可以加幾片薑, 亦有人會下些藥材如淮杞之類的.





雞殼是先出水的, 不會再 "漏油", 浮面的油係金腿油, 我唔捨得佢o的香味所以無先蒸火腿才放湯... ^^"

就只是時間, 這道湯難度係極低的. 最難都係刷松茸, 哈哈!

2011年7月30日星期六

夏日好煮意: 西檸煎軟雞

上次煮了香橙/橙花魚柳之後, 女王和夫人嚷著要 encore. 而我其實一直想做的另一道菜, 就是西檸煎軟雞.

和橙花汁一樣, 西檸汁其實不算難調較, 亦可早半天準備好, 我用的都是鮮檸, 沒有用香油之類的.

檸檬榨汁一個半 (其實一個都得的, 不過我不想用太多白醋), 白米醋兩湯匙 (想酸o的三四湯匙都得), 砂糖 (今次不用黃糖/三溫糖, 因為想個汁盡量 keep 淺色) 係三湯匙左右, 早少少加入醋入面煮, 同時將檸檬的表面黃色 "皮青" 刮大約一個的份量 -- 留返中間一個圈的檸檬要連皮切細粒的.

糖溶後將細粒的檸檬粒和皮青加入, 加少少水使糖溶得更好. 這時用半茶匙的吉士粉開少少水加入去, 煮開後就加入剛才的一個 (or 個半) 檸檬的汁. 煮滾試味, 之後用糖/水/醋來調味, 最後落少少鹽 "吊" 一下. 煮返滾後個汁便 ok 了.

之後的功夫, 才是真的功夫 -- 炸雞.

雞當然係以鮮雞為上, 我今次因為想用雞殼燉個湯 (詳見下一篇 - "夏日好煮意 (矜貴升呢版): 鮑魚老雞響螺燉鮮野生松茸" :P) 所以買一隻鮮雞請雞販起肉留骨.

炸雞好多時都會搞到硬過柴皮. 我之前都衰過的. 點解味送叫做 "煎軟雞", 是因為半煎炸的時候, 要大件少少, 肉比較易保持嫩滑; 火要先武後文, 老師傅就會加多句 "鑊要紅, 油要凍", 炸時大約5分鐘左右, 視乎雞件大小.

如此開了蛋漿, 上乾粉後將雞分兩批炸好後晾油; 最後再開猛火一次過將雞回鑊, 十多秒便可撈起, 這樣外皮才會脆. 而第一次炸時, 慢火浸熟才會有以下對話:

夫人:「嘩, 咩事一咬開舊雞有油o既?」
老朽:「係油的話就唔係咬開先有, 而係o係面啦! 食真o的啦!」
夫人:「哇哇哇... 係肉汁o黎o架! 」

當然唔好忘記個汁, 將之前煮好的汁煮滾, 加生粉水和最後 "補飛" 的調味後便淋上雞面 (我不太建議回鑊炒, 為免雞的脆皮脫落), 食得!

唔知係咪撞手神, 今次個雞的水準之高, 其實係我自己都估唔到, 下次都唔知整唔整得返...

2011年7月29日星期五

遲到的新人

上兩星期去了九龍灣某 "大場" "開工", 新人是舊老闆介紹的.

點解會提他們? 其實係因為他們之前一早說過想 5 時行禮的, 之後改了幾次, 都是說有長輩想早一點, 哈... 不會是希望多點時間打麻雀吧...?

我提醒了一下新人, 他們說改了 rundown 不會即日回門, 所以想提早一點. 不過, 在好日子前一星期, 他們再打來, 說希望下午 4 點前行禮. 這個... 有點神奇.

因為他們行禮的 "九龍灣大場", 是間大商場內的酒樓, 他們的好日子是星期天, 這類酒樓一般都會有中午茶市的, 而茶市 "落場" 都不會早於下午 2:30, 即是 3 點幾應該先可以勉強 "交個場" 畀新人. deco 搞大半小時已經好快, 那說是說, 4 點行禮是有點太過樂觀了. 不過既然係舊老闆介紹, 而且那天之前我沒有特別的工作, "只是" 和女王去玩 (其實仲緊要過工作呀o下!!) 都沒有所謂, 早點去準備一下也行.

一向老朽會比較早到, 大半數的婚禮我都是早大半小時到的, 因為有事時可以 "執生", 這次也不例外, 我3點已經到了, 不過太早, 我去了飲咖啡, 之後 3:15 才到會場. 門口 reception 已經好奇怪... 「阿律師你咁早o既?」
「我次次都咁上下o架啦」
「唔係喎, 你早過對新人喎」
「o下... 唔係嘛」
「車! 我地茶市都未完晒, 點畀個場佢o者又?」

畀我估中o左. 但係我連咖啡都飲完, 使唔使落去食埋個咖哩先呢o下...

我同靚女 reception 話, 我估新人都係有事未來到o架喇, 我坐陣先, 唔打畀佢地住喇.

但係愈來愈奇, 已經差不多 4 點了, 連一個來收場的兄弟也未有, 反而有十多位親友話來觀禮的就來了, 仲開始打緊牌, 搞到我都手痕埋一份, 當然, 我係唔會埋檯的.

卒之三點十一, 就見到一班著到都幾 '行" 的兄弟姊妹一行十幾廿人操兵的入來酒樓, 但新人依然芳蹤沓然.

忍不住捉住隊尾的攝影師一問, 得到一個極搞笑, 但又好真實, 而且真係幾令人沮喪的答案...

「唉, 頭先我地入o左男家門叫外賣食, 送錯野, 補飛搞到 2 點半先有得食呀~!」

我醒起男家係住o係一o的稍為遠的地方, 附近可能無酒樓餐館之類; 這樣的話, 所有人都應該會幾趕o下. 而呢個時候, 他們需要的係安靜和 confirmation.

又估中, 五分鐘後新人到來, 幾乎係跑入來的, 而且, 一如我所料, 係黑住塊面入來的. 新郎仲 "摺晒衫袖" 流晒汗咁款.

當然, 第一件事就係 confirm 新人, 我之後沒有其他 appointment, 之後我就做一個極簡單的 briefing, 之後就 "放" 新人去繼續化妝和跟酒樓談. 我就找了幾位兄弟姊妹 firm 一次流程.

幸運地他們有幾位好幫手的兄弟姊妹, 而且當中一位姊妹也很有經驗, 我問她是否 "time keep" 佢就話係. 我即刻話 "咁就得喇, 麻煩你交帶各位大哥大姐, 唔好太趕"

「唔, 但係新娘想快喎」好忠心的姊妹...

「但係你睇下出面個場 (當時在新娘房門口), 咩都未搞, 半個鐘內行到禮都偷笑啦, 就算急o既都係我急啦, 我都唔急咯你仲怕咩呢...」

「我怕新娘唔高興影響到心情」 似乎呢位新娘今日已經有好多唔高興的位了, 不過, 呢位姊妹真係值得讚.

「得, 我同新娘講」

轉頭入去化妝間, 見到新娘... 「hihi! 你一路化妝一路講丫, 我唔敢阻住化妝師」

「預計幾點行禮?」新娘直接問我.

我:「而家 4 點10分, 你預 5 點丫, 我都唔趕」

「4點半得唔得?」

「梗得啦! 我宜得你快o的我可以返去陪個女玩丫嘛! 不過呢, 任你揀, 你想快定係想靚?」

新娘聽得出我意思, 「其實我係驚之後要影相同埋 rehersal 今晚進場呀, 今晚有花仔花女」

原來係咁所以想快...

「你會唔會行禮後切餅丫, 而家出面有 30 位親友左右, 行禮時多數都係佢地觀禮, 係咪?」

「係」

「請攝影師之一入一入來可以嗎?」我問

好快 video man 入來

「大師你估你班手足影出面已經來o左o既人, 禮成後影台相會影幾耐?」

「幾十人分十組八組左右, 最多咪廿分鐘」

「得, 掂晒. 行禮 15-20 分鐘, 禮成切餅 10 分鐘, 親友影相廿分鐘, 去到盡都係 45 分鐘左右, 一個鐘內點都 ok. 你都仲有兩個半鐘先到開席, 我計你地 7 點開始多人來丫, 都唔好話係 7 點半先多人來添喇, 影完相仲有成個鐘時間 rehersal 同埋換晚裝, 你地成班人行埋都係o個 50 m, 15 分鐘咩都 rehersal 完啦, 仲有 15 分鐘畀你地入來嘆o下呢度張按摩椅先至施施然換衫添呀真係! 而家最緊要係咪化好個靚妝先呢?」

「呀... 又係喎!嘩你好勁呀! 」

聽到新娘咁講, 最開心的, 唔係我, 當然係正在趕頭趕命的 MUA (化妝師) 啦.

當然, 最後唔使 5 點都可以行禮, 對新人當時無咩講, 但係兩星期下來, 佢地已經介紹o左兩對朋友找我年尾和出年證婚 (雖則有一對撞期幫唔到手). 仲想點?

***

臨尾加句後話 , 網上見到一位好出名的律師 - 他證婚時所說的部分說話竟然和我所講的一些鼓勵新人的說話相當相近, 我自問就真係無抄人, 人地有無抄我呢, 我相信無, 因為我咁 "隱世", 網上無咩我o既真實資料 (有都唔話你知啦 ); 不過細想一層, 其實只要真心去鼓勵新人和為他們祝福的話, 就算真的是抄我的又如何? 而且, 我幾乎每對新人都有一點不同的說法的, 呢樣相信無人抄到喇o卦!? 想到這裡, 即刻「身心康泰」, 安心去吃飯去了...

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貴德宮

聽過 "貴德宮" 這名字好多次了. 早知道是香港少見的素食私房菜. 有兩次有朋友約去也因故去不成. 但去過的朋友多數評價都不錯.

上次和家人與一班舊街坊去大澳 (即係老豆 "pk" 那次) 時, 他們相約了去試一次, 因為有位長輩去過幾次覺得好正. 既然有機會, 那就應該試一下吧.

去到坐下, 見牆上多幅字畫都甚有禪味...



是晚菜單相當豐富, 因為女王也有去, 老闆梁太便問我會不會照上整套的餐點給她, 我說既然食不完取走也可以的話, 那沒所謂.


甘露素菜包。 這道是很清的菜湯, 泡著一件像小籠的包子, 菜味濃香, 不錯.


小樹耳海珊瑚寿司併盤。這個盤據常客提過, 每次也會有, 但每次都有些用料是不同的. 今次用了皮蛋 - 忘了提一下, 他們的素是有蛋的.




黃金綉球。是芋絲包著些作料炸成, 當然, 女王至愛香口的東西.




芝士焗彩菌批。這一味是有點西化的, 用了牛油蛋撻皮, 加入切碎菌類再鋪一小片芝士焗成. 特別, 不過我不吃芝士...


荔香燴露荀茵。是夏天菜, 因為當中加入了荔枝和杏肉, 雖然是濕炒的, 卻相當清爽.


姬松海底椰百寶湯。這個湯比較椰味重, 可能是椰子 "太靚", 有椰油在中間, 椰漿我是十分 ok 的, 可椰油就有點牽強, 這個只喝一碗便算.


照燒釀茄子。很好, 個汁較得好似葷食的... 阿彌陀佛...


椰香雜菜咖喱。這個的素魚蛋也很像, 咖哩很淡, 椰味不太重, 但份量十足, 吃到這時大家都已經「手停口停」, 剩下一半要打包拿走.




香草付皮卷。這個表面看來沒特別, 原來是泰式的, 有青檸香茅和辣椒; 好在女王這時已經食飽晒無吃, 唔係一定喊咁口.




白玉味噌浸時菜。白玉是他們自家製豆腐, 滑得要命, 豆味也不錯; 加了赤麵豉意想不到的好吃. 菜是油麥菜, 也很配麵豉味的. 赤麵豉做得幾清, 因為整晚都是豆類和菌類為主, 這碟多點菜可以吃.




有營十穀飯。
黃油法包。這是用來配那道咖哩的.


圓玉杞子桂花糕。
生磨合桃露 這個桂花糕加入了點蒟蒻, 有點韌韌的, 有少少嚼頭, 好吃.

一晚下來, 幾乎道道菜也有特色, 而且賣相都不俗, 下次當然可以再來, 不過價錢比想像中要稍微偏高一點, 要差不多二百大洋一位. 當然, 以私房菜來說絕對不貴, 不過用料方面其實很多都不是特別名貴的材料, 素食來說, 這個價可以食兩至三次東方小祗園了. 不過起碼夠特色, 我們也見到其他檯都全滿, 而且有不少外國人來吃 (但又完全不覺得他們是 "鬼佬中國菜" 喎!). 又是香港少見的菜式, 所以整的來說有 85-90 分了.

2011年7月26日星期二

一個擁抱

近日老朽和夫人兩個的工作都似乎有點怪問題.

證婚生意算係不錯, 但因為本身有其他工作在身, 而且夫人一直不想我接太多而在週末晚上 (證婚的旺場時間)放下家人 (尤其係佢同女王), 而且我一直都堅持每個月最多不會接多過八對新人以維持服務的 standard, 是希望可以達到 "貼身貼心" 的水平, 所以不能接得多, 差不多有一半不論是自己找我的, 又或者是朋友介紹的都要 "彈走".

但近幾個月下來, 其他更 "搵錢" 的業務上, 公司的老闆們似乎有點怪, 我自問工作上沒什麼問題, 起碼公司內有我份幫忙的大客戶對我的表現亦是滿意的. 不過老闆們, 包括之前比較 "老友" 的老闆們幾近兩個月和我可以說是零交流. 連新的工作也沒有交下來. 好在自己有些之前做落的 file 和客戶尚有些起色.

我知道公司大路的客戶近月的生意是少了一點, 但總不成完全沒有吧? 我也見到其他律師還有少量新的案件會接下的. 而我就比較奇怪, 找過有關的老闆傾過, 得到的回應只是說 "有新野就畀你啦", 之後又係不了了之.

但同時靠自己接下, 當原告的客戶, 又竟然相當 "不幸", 有近一半是有機會和我們各位老闆本身的大客是有對抗的. 在有機會有 conflict 的前提下, 我不能再接這些原告人當我的客戶. 眼白白睇住o的工作 - 還有錢 - 飛走.

大概是時候想想我在這公司的前途了.

一方面大老闆要 "捽數", 在早兩年我是完全沒問題的, 究竟今期的問題在哪裡我自己真的莫名其妙.

雖然我堅信上主為我安排的道路必定是最好的, 但這些時間, 我是人, 人就難免會有不安的感覺.

夫人工作又是差不多, 卻是和我倒轉, 我是突然沒有公司指派的新案件, 她則是被一名上司和另一名和她差不多同級的同事 "夾擊". 質質質晒一大埋工作給她去 head 住. 弄得她透不過氣來. 雖然再上一層的老闆對她很好, 但大家都知道, 頂頭那位不順的話, 幾叻都無運行.

所以夫人開始搵工. 大家都不知道她之後會不會很快的成功, 而且也不知道之後的工作會如何. 不過這一刻我知道夫人真係好 "頂唔順".

問心o個句, 我工作和客戶溝通相當不錯, 起碼得到客戶的信任, 但大老闆不是要一個和他一起找客的人, 而是要一隻牛, 就是默默工作的 "乖仔". 但這不是我的性格. 之前他要留住一些客戶, 而且有客戶指名要我一起去應酬和幫忙, 所以故意讓我一起. 我知他心中其實有點不服, 為何自己條 "o靚" 竟然會被大客 "睇中". 老實講, 我自己都唔知.

但當這客戶的生意定下來後, 他們公司最 "lum" 老朽的高層又辭職和退休, 大老闆便乘機 "飛起" 我, 那些應酬的飯局就不再要我去了, 連帶, 相關的 file 都少埋.

雖然明眼人一睇就知你忌乜, 不過我既然無心撬客, 你咁防我又有咩用?

最慘就係我根本唔知之後會點, 如果知道係死梗o既, 那我出去闖吧? 但另一方面, 這公司的工作時間和文化相當自由, 有得揀的話, 我希望留下.

就是這樣, 我心內就是不踏實.

當然, 我多謝大老闆咁「睇得起」我, 覺得我可以有機會構成威脅.

可能以前都寫過, 每天不論怎麼也好, 兩公婆有咩開心不開也, 甚至鬧晒交又好, 每天晚上我們一定會給對方一個擁抱, 現在就加多一樣就是和女王也三人一起.

以往當我或者夫人心內有不開心的事時, 一個這樣的擁抱, 不一定 (多數都唔得o既...) 可以解決問題, 但最最最起碼, 可以使你心內泛起一陣溫暖, 讓你知道有人關心你的. 也是替你充電, 等你明天可以繼續應付那些怪獸...

真的, 不要吝嗇你的擁抱.

2011年7月23日星期六

夏日好煮意 - 咖哩白汁「加冕雞」 (Coronation Chicken)

早前試過幾次做小食時將素沙律醬加入咖哩粉後用來炸素卷, 又或者用白汁加了咖哩粉來做一個少少辣的吞拿魚醬給回教的印傭們試吃, 當時只是一時口痕手痕加身痕, 沒想到原來這個東西是有名堂的.

上星期尾上完庭行金鐘超市, 見到有一樣英國佬醬料叫做 "coronation sauce", 成份竟然是咖哩和白汁為主, 加入一些乾果和香料. 好奇之下回家 search 一下, 原來大有來頭. 係當年英女王登基時所食之午餐之一, 到她老人家 2003 年登基 50 周年, 就改用了青檸去配白汁來做雞沙律 pasta 送給出席露天 concert 的嘉賓民眾當午餐.

當年係英女王的一位花卉園丁想出來的一道菜, 因為女王話打勝仗得o個幾年, 百廢待興唔想大使, 所以只係煮個牛扒整個清湯, 沙律就用呢個 "咖哩白汁雞". 當然, 仲加了些八角丁香之類印度香料 (因為當年印度都係剛脫離英國統治). 而家呢款菜式多數會用來夾三文治之類, 所以雞肉會切得細少少, 有時還會加入提子乾. 亦有說會加入芒果來吃的.

因為表味重, 有時也無需要落底味 (即醃味), 不過如果醃的話, 醃雞肉的時候最好加些少少酸的如檸汁/青檸之類. 可以中和香料的重味 (因為之後仲會加咖哩, 白汁未必夠重酸味). 有幾個可以參考的 recipes, 雖然看來無一個似係 100% 真係當年英女王那個...

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life_and_style/food_and_drink/recipes/article1980009.ece

http://www.retrofoodrecipes.com/coronation_chicken.html

想再簡單一點, 真的像我一樣切碎雪雞肉後輕輕炒/蒸熟就加醬料, 已經可以呃得o下人了. 當然, 加些洋蔥碎,再用來撈沙律或者配意粉食, 看起來有多少少誠意的. ^^

2011年7月21日星期四

女王升呢...

經過一年的 "學習", 女王的 pre-nursery 生捱完成. 似乎, 過得十分十分之快.

上星期收到學校的 "成績表", 就是什麼發展評估的, 想定之內, 女王所有 aspects 都係 "w", 即係 "發展良好". 而老師的評價都十分正面, 只係英文老師覺得有時女王有少部分活動要再有 "further practices", 主要, 係英文的理解未夠好. 所以我們亦已打算安排女王去上那間好出名又好貴的英文學堂補習一下. 夫人話係二百七十大洋一堂喎...

似乎靚女老師們都好開心知道女王和一半的同學會留在原校繼續 K1, 其實我真的有少少意思送女王去香港島唯一一間比較有名的天主教幼稚園的, 不過地點稍遠之餘, 又不太想女王那麼快又要再適應新學校, 所以便作罷.

派了 "成績表" 後兩天便是家長日, 今次學校可能汲取上次家長們死 "lur" 住老師唔放的經驗, 竟然想出了 "圍抽" 的方法: 就是將家長分成四批, 和小孩一起去學校觀察他們玩, 一邊就和老師傾, 但全批家長只有共同的半小時, 之後就要讓另一批家長進入. 即係得啖笑, 加上老師可能見大家都就放暑假, 真係比較 hea 少少; well, 同埋睇o下o的靚女 miss 著套裝囉... -_-"

不過比較有 gimmick 的是學校幫女王影了一張畢業相, 話PN 班都算係畢業所以影; 又衰o既, 雖然教育教學唔應該注重呢o的 gimmick 野, 不過真係幾靚, 我同夫人都睇得好開心... ^^"

之在最後那天是開七月份的生日會, 女王回家後話英文班主任 "喊呀佢!" "唔捨得我呀". 咁我問老師有無o係度 "木" 起個咀捽眼, 佢話有, 即係斷估都係講笑o者. 反而女王就感覺到出年返學會有第二o的老師, 就無啦啦話自己唔捨得靚女班主任喇. 最抵死係班主任在家長日最尾每個學生都 "攬o下先". 哈, 我都想畀佢攬o下. XD (純粹搞笑, 切勿以為本元帥係好色之徒呀o下...)

女王呢一年的確係叻o左, 近月又開心扮講英文. 好好笑, 不過同樣頭痕 (直頭係頭痛!) 就係女王竟然唔知幾時拎起支原子筆, 在家中走廊的每一幅牆上都畫了一些 (不是工整的) 花紋和條子, 呀~~!!! 激死我喇, 新裝修整好o架咋...~!~! 好認真咁同女王講, 搞到佢驚驚, 但我真係一o的都唔算鬧, 之後就話要影低佢 (佢就識驚喇, 唔知點解女王好怕畀人 "拍下罪證"). 其實因為我知我自己細個都有畫花牆, 呢個可以話係揸筆的必經階段, 所以都諗住在其中一幅牆上貼張巨型紙讓女王塗鴉寫字, 總好過她四圍畫...

一路在想女王放暑假有咩可以畀佢學, 殊不知原來成個暑假都係得三星期, 所以最後決定只係畀佢o係樓下玩一下普通話唱遊和準備八月返英文班, 九月才開始學音樂好了. 呢個暑假就等佢真係玩o下囉...

不過, 一班同學的家長原來都已經在 "密謀" 搞活動, 上星期就去了一個收費的室內遊樂場和食 pizza, 下兩星期就會去個 "親子整蛋糕班", 有呢班 fellow 家長一齊搞活動, 真係煩少好多, 而且 "團購" 仲有得平, 直頭係正! 所以我同夫人都好樂意參加. 起碼唔使下下自己想星期六日有咩搞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