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星期二

礦難

新聞又來一宗報導. 又困了百多人.

一年都不知多少宗, 不是火爆就是水淹. 聽到耳朵都麻木了. 但係更奇怪的是, 每次有事, 都會有以下的 sequence:

1) 全省 (又多數係山西省喎!) 又會停工整頓一次, 達個多月之久; 之後開工, 又等第二次, 而第二次多數只在數月後發生. 真不知整頓了甚麼!

2) 每一次礦難, 都會說是礦場違規違章開工或有建築有問題.

3) 幾乎每次都會有個官員被整治或下台, 但半年後又會在其他位置 "重新上位".

4) 次次都係有一班人出來哭訴, 但過一排都靜下來, 或被迫靜下來, 賠償也不知有無.

今早看報, 見到有一張相, 是個女人在礦場外邊哭邊等, 手裡就抱著個娃娃, 不知幾大, 總之就是不知爸爸在哪的娃娃.

心動了, 即時默默的為他們祈禱, 更為所有在礦場工作的工人和家眷祈禱.

今天另一份報紙中, 鄧達智的專欄講得好: 搞奧運, 搞世博, 全世界都注視中國, 靠攏中國, 卻只是注視著經濟, 靠攏著官員. 卻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背後發生的事? 就只得溫總一個老爺子跑來跑去, 一個老京官, 想搞好, 樓下幾千萬人, 卻都多是混飯吃的.

個個礦場門口都大大隻字, 典型的共產安全標語; 搞安全, 常整頓之類, 寫作這些簡直就係他們的強項. 只是到了執行時, 手軟腳軟. 這項香港強多了, 起碼不是出了事後, 三幾個月又有一隻新鑊.

究竟還要死幾多人, 中國才有真正的進步? 而礦場工作的人才可以真正安心地工作呢...?

2010年3月29日星期一

花展 2010

又是一年一度的花展

去年是第一年拎著 D700 去花展, 只有 24-70 的一支鏡, 回來大叫不值. 因為花都是圍起的, 只影到整體的 presentation, 花的 detail 位完全捉不到.

亦因為咁, 老朽去年'的' 起心肝買了一支 105mm 的 micro 鏡. 當時掙扎過, 要六千大元, 買支 85mm f/1.4 用來影人像還是這支微距鏡. 最後都是決定買這支 105mm 的. 到現在也沒有後悔過.

不過今年再去花展, 用的主要竟然是由父親大人借回來的...



Nikkor 500 Reflex C; 是當年家父找來為了幫妹妹去影黎明演唱會用的, 當時是為了買支平價一點的 "長鏡", 而 reflex 鏡就是用反射原理便影像經鏡面數次的反射後被放大到攝影機的菲林/cmos 面. 不過同樣原理, 只要差一點點的距離, 這差別就會被放大, 所以 reflex 鏡的 "清晰焦距" 相當短, 較好之後前後三幾 cm 的景物都會被矇矓霧化. 所以這類鏡一向售價也不太高. 不過這鏡留到今時今日, 估不到有另一用途...

香港近代攝影大師之一的黃貴權醫生師範, 早幾年發表了一系列的作品, 都是用 250mm 的 reflex 拍下的相, 在適當的光差之下, 主體清得來, 背景的景物不是被霧化, 而是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圈圈.

這鏡就這樣,多了個別名: "波波鏡"; 而身價也三級跳. 有一樣不好的, 就是這鏡頭只可以永遠地 set 好了用 8光圈. 不可多, 也不會少.

不過, 效果的確不錯...






自己影下來, 就是因為這樣 ,原本想影兩小時的, 影o下影o下, 搞到下午一點多也未走. 但花展實在太多人了, 還有不少學校和長者中心也安排來看花 (識唔識睇又另一件事). 最後頂唔到, 都係打道回衙.

不過, 正所謂 "有咁耐風流..." ; 那天下午開始, 已經覺得自己被太陽 "晒親". 到了夜晚, 更加是感冒返發, 天呀, 已經斷斷續續病了兩個月; 放過我啦...!!

2010年3月24日星期三

我是白癡的戀人 - Langue de Chat

這是一篇過期的 blog entry... 其實, 早應在情人節出的. 因為, 下面的就是老朽今年為太太準備的情人節禮物:



六年前, 和當時還是女友的夫人去北海道旅行. 那次的旅程可以說是我多年來旅行中最高興的一次. 就係去北海道和關西, 而在札幌, 我們無理頭的去了參觀白之戀人的石屋製果. 而女友也更無理頭的參加了他們的 "見學工場", 烘了他們用在朱古力上的那款曲奇餅.

時光荏苒, 一晃六年; 去年換了個焗爐後, 便買了本曲奇書; 不過一直未有真正學習. 倒是後來讀讀o下見到原來書中所講的一款 "貓舌曲奇" 就是那款 "白癡戀人" 曲奇餅, 於是膽粗粗, 在情人節前試製兩次, 又竟然畀我整到喎! 雖然個樣有點不太像, 不過食味簡直和日本食到的一模一樣. 於是放心的把他們當禮物送給夫人了.

這次是繼 macaron 後老朽第二次做「阿茂」, 原來, 兩次整餅都是為了夫人, 嘻嘻...!

2010年3月23日星期二

壽司處今村

今年工作年度在3月尾結束, 而公司又會如之前提過, 改朝換代仲有大裝修, 所以我輩中層打工仔當然要靜觀其變.

不過有留意之前 blog 的朋友可能會記得, 雖然係律師, 不過一如香港不少中型至大型律師行一樣, 我們係需要 "跑數"的, 即是每年要做夠或收夠一定的律師費, 客戶來源可以係由自己也可以係由老闆提供, 總之就係 keep 住你有o野做有錢幫公司收啦.

早兩個月有輕微的惆悵, 是因為今年 "未收夠籌" 根底就是那早半年前炒掉的半個秘書, 完全幫不到我手, 使我之前幾年的 performance 完全發揮不了. 還是現在新秘書幫得到我, 半年追了大半年的數, 而上月尾老闆就通知老朽, 就大家的 common target 達到了, 大家總算鬆口氣.

也就是這個緣故, 上星期開始 hea 足一星期, 其中一天便相約了行家桃花島主去他介紹的江戶前壽司店 - 壽司處今村.

這店之前去過一次, 只是吃個定食之類的. 未有機會試他們的大師傅手藝. 今回島主帶路, 吃他們抵到極的 omakase (師傅發辦) lunch, "只是" 港幣190大洋, 以日式 omakase lunch 來說, 已經十分十分便宜.

他們的師傅泰半都是日本師傅, 手藝也極之不錯, 三手直握無甩拖. 而到最後, 兩個大男人, 都覺得可以吃多一點點. 於是老朽提議吃多兩件 "春天之物":



就是上圖的 "sayori" (針魚)和 "kohada" (小肌). 兩款都是春天三四月時的產物. sayori 比較清爽, 加上點點薑蔥茸吃就可以帶出解爽味. 而 kohada 傳統上就是東京灣才會出產的; 要作點加工, 用鹽和醋醃漬才可以起味; 老朽以往吃過用一個小木桶裝起的, 有點木香; 今次就是師傅說他們自己醃漬的; 加了點櫻蝦鬆來吃,滿口是春夏的清鮮感覺.

這些時節, 除了以上兩款, 還有鰻魚苗呀, 飯八爪 (iidako) 等. 飯八爪就是日本南部的八爪魚, 不過魚春都在頭內, 是煮來吃的, 一煮之下春都變了香飯的一粒粒, 好吃得很. 不過今年未有機會試, 而當造期到四月左右便沒有了.

說回島主, 他除了是位著名的 blogger 外, 更是老朽當年法律系的同學, 也是老朽加入天主教同學會學道理時的啟蒙導師之一. 這餐飯, 吃得很高興, 所有工作上的不快和沉悶感覺都暫時掃開.

不過倒沒有島主的好酒量, 老朽中午除非和老闆一起, 否則不喝酒, 誠然可惜, 可惜!

2010年3月20日星期六

搶救永利街?

卒之搞掂.

見到政府 "擒擒青" 辦事.

見到成班人在慶祝.

見到張大導像嫁女的宣佈喜訊.

見到各黨各派齊齊開香檳.

見到大家的黃絲帶隨風飄揚.

...
...

惟獨大家都見不到的是, 永利街的居民, 一家大細又好, 獨居長者又好, 個個對住一層層賣不去的舊樓, 愁眉苦面個樣. 個個一聽到唔收, 想起外牆加內牆都甩晒油撲起晒, 即時變了個西樣出來.

一套電影, 一班明星, 一群政客, 一窩蜂的香港人. 大家有無想過已經無啦啦賣了出去仲要蝕本的業主? 又有無想過因為你們一句 "保育" 而家要住危樓, 又或者一撮要忍受一定會被壓低的售價 (都起唔到新樓, 舊樓價值遽減, 政府一向出手低, 唔係變賤價係乜?) 的業主, 住客?

你好彩, 層樓唔係你住o既. 要對住此等危樓的又不是你們.

老朽少時家住堅道附近, 又有個 uncle 在永利街開印刷店, 就是成日有人影到門面那間; 兒時好多時都會去玩一下, 打o下躉, 又或者幫屋企人印小小東西時去取貨, 當然過年還去食那可能帶點墨跡的糖果 (他們永遠會有個全盒放在印刷機旁), 和逗他們用自家印利是封的利是.

從未聽過永利街的街坊和各位 uncle antie 等不想被收購, 他們大部份都希望早點換個好環境 (當然最好就同區附近啦!). 現在這樣一個搞法, 真不知要拖到幾時, 難為大家還好似抗戰勝利一樣. 連對切身的人也沒有關懷, 你們說保育, 有無問過當事人o架? 還說關懷社區? 放屁!

中環堅道多年來都有一種特色樓, 就是地勢關係, 地基和地下打在永利街或者必列者士街, 而起到四樓時用一條短橋將大廈的 "正門" 接駁到堅道 (因為堅道以前是半山區, 用 "堅道" 作名賣樓貴得多, 所以一定會連接堅道). 這些短橋都起得古色古香, 但近二十年的重建都拆掉了9 成; 那些真經典不理, 現在就來談保育那兒, 我相信有一半的 "保育分子" 連必列者士街係邊都未知!

時代既要進步又要顧及傳統, 在地少人多的香港其實永遠是個兩難. 現在唯一可以指望的, 就是政府可以找到一個合理的方案出來; 希望還在那兒的 uncle antie 同埋小朋友可以找到安居之所.

真心希望, 香港人可以清醒o的.

2010年3月19日星期五

凍凍地, 食煲仔...

早兩天無啦啦又涼涼地; 所以記起早前想煮的小小 "煲仔菜"...

其實 "煲仔" 是稍為容易的菜式做法. 只要分階段將作料放入煲中慢煮而成就是; 當然, 部分作料可能先經拉油或者出水, 不一而足. 卻還是如祖師爺所言, 是 "簡單可口的食製".



陳醋雞煲 - 這個煲, 不好看但好食; 雞是先醃好了煎一煎 (或爆一爆), 當中再以蔥頭在砂鍋中起鑊, 放入雞件後加入醋汁, 再加水炆半小時便成. 醋汁今次故意用了山西陳醋代替鎮江醋, 貪其色味較鎮江醋來得溫和, 老朽尚未清除咳底, 加入用來平衡 "兌味" 的糖也相對少些. 但為何會說 "不好看" 呢? 就是因為煮的那晚, 家中臨尾才發現完全無晒蔥花, 香芹等青綠而又可增香之物, 連芫茜都無, 所以就只有啡色一煲的上桌, 看起來不大吊得起食欲. -.-




清燉獅子頭 - 中日友好版

作法更簡單了, 有時間的話將肉分肥瘦, 瘦的用剁, 肥的切幼粒, 加入底味後加生粉和成肉圓; 稍稍泡油以固定形狀後便放砂鍋中, 注入湯汁, 慢火慢慢地 "燉" 半小時; 上菜前才加入菜膽灼熟. 至於湯底, 貪方便只用了開稀少少的清雞湯, 但卻手痕地加入了早前提過 "悅壽司" 老闆基哥送我的超甜味醂, 是以 "中日友好" 也, 於是整個湯鍋的味也改寫了... 咀刁的夫人一試就問: "你個咩湯底來的? 唔係剩雞湯, 有微微酒香同甜味但係又唔係酒, 屋企又無酒釀而個湯亦無酒釀渣" 最緊要係那句 "又真係幾好味喎, 點整o架?"

真係值得一試!!

2010年3月16日星期二

幼兒園小作戰

女王都已經一歲半有多, 早前已經好似好多家長一樣, 為她報讀幼兒園, 即 pre-nusery.

一早就當自己「坐定粒六」, 因為自恃女王都算聰穎, 而且父母都係「根正苗紅」, 原本覺得問題不大, 所以最初只報讀了港東東區一所較為出名 (也較為貴) 的幼稚園的幼兒分校. 後來再報了樓下另一間慈善機構搞的幼稚園, 不過就發現新的這間原來無需 interview, 但要排凳仔, 而且要小朋友一歲半才可以交 form. 但到女王一歲半, 乖乖交表的日子, 他們卻告訴老朽, 說已經過了今年的收生時間, 要等明年一月, 那就是說女王如果等的話, 只可等到三歲讀幼稚園 (nursery).

老朽自問也有點外出的功夫, 如果真的要在教會學校 "霸位" 大概也不會有大問題, 一句聲, 請神長或修女寫信總不成問題; 但老朽就是不希望這樣做. 況且香港的教會學校比較少幼兒園.

但這個想法上星期有點點改變. 就係因為女王去了 interview.

第一件事, 就係原本有朋友找我當天證婚的, 但為了女王, 唯有推掉, 已經損失了數千元生意...

而 interview 分兩部分, 先由其中一位家長帶她和其他小朋友在老師帶領下玩和聽故事. 另外就是另一位家長 (如有兩位出現的話) 與其他同時段的家長和校長或者英文主任會面一齊 "傾偈".

美其名係 "傾偈", 實際上, 明眼人一望已知, 係 "圍耷".

老朽和夫人一早 "分工", 由較善辭令的老朽出去 "圍耷", 而夫人就會 "陪太子讀書". 結果老朽那 part 當然順利完成, 因為老朽一來早問了其他朋友有關此校的 interview 心得, 二來自己認為校方那 "英文人" 問的問題老朽都答得不錯, 大致係點教女呀, 有無講故仔呀 星期六日點過呀之類.

可能老朽 & 夫人睇得電視多, 見到別人 "in" 幼稚園都係執到正的, 於是就有樣學樣, 更為女王準備了三套戰衣以備天氣有變時穿著, 而老朽就係西裝乙套, 夫人就係 "初級飲衫" 加少少化妝.

點知見到的人全部都著得好 casual. :-/

另一方面, 一向都覺得做律師不是甚麼高尚職業, 但為女王去 interview 總有點點著數吧. 點知...

同一間分校, 同一年, 同一個 interview 時段, 老朽已經見到三個行家, 都唔知有無其他行家係唔識o既添.

平日又唔見香港咁多律師周街走... 頂...!

而雖然老朽的圍耷都 ok, 不過女王似乎無預期中的順利.

一入去課室就見到另一位 "英文人", 當然怯了點, 因為平日老朽多數都係中文台, 亦從不覺得 "母親講中文, 父親講英文" 係有甚麼好處, 反而會使我 miss 了她初生時期跟女王相處的時間.

比較無咁好彩的是女王之後和另一位中文老師雖然玩得好開心, 而那位老師似乎都好留意女王, 不過碰巧其他 "同學仔" 都在另一張檯邊玩, 只有女王和老師在這邊, 好在女王都好 "親民", 後來主動過檔和其他小朋友玩, 不過其他小朋友卻剛好 pair up 了, 使女王開初又係一個人和老師玩, 幸而好快就有個男仔想要她的玩具, 女王呢下子就發揮平日水準, 相當禮讓.

之後聽老師說故事倒還可以, 而到唱遊部份她更是頭兩個 "聞歌起舞" 的 (好在平日都有聽開 Old Mc'Donald o者! 直頭 bingo!). (ps, 夫人話老師即係老師, 平日訓練有素, 講故仔叻過我們十倍!)

好了, 玩了半小時後, 來到 byebye 的時候了. 夫人知道, 女王就算點見陌生人, 人家講 bye bye, 佢一定會揮手回應的.

靜晒, 呆望.

不過說回來, 據夫人所描述, 女王只係比平日靜些, 未去到 "標青到一定收" 的 level, 我們依然是 reasonably optimistic 的. 而且, 就算真係有咩 "冬瓜豆腐" (雖然唔希望發生) 入唔到, 總可以找其他學校, 又唔信女王咁醒都搵唔到!

(不過大家都幫手祈禱丫唔該...) :P

2010年3月12日星期五

簡單宵夜 & 簡單(!) 早餐

晚上看電視, 不想次次食薯片呀之類太熱氣的東西 (家中仲有些南乳肉 & 么鳳的蝦子花生之類, 自製芋蝦一早食晒), 有時不知點算好呢, 但係老朽太太太太過為食, 不可能不吃點東西的 (所以愈來愈肥...), 尤其係當女王睡著之後, 和夫人看電視和傾o下偈就成了當天睡前最大的娛樂節目了 (和女王玩除外)



呢個好呀... 係意大利式的小點. 就只是簡單地把麵包 (厚身的軟豬仔開半為佳) 烘至硬硬o地後, 另外找小碟盛著三幾湯匙橄欖油 (初榨為佳, 凍壓初榨更為上品), 洒點海鹽花和加上一兩湯匙屋企有的香草 (用了醃羊的香草, 因為內含少少蒜頭和大量的 rosemary, 十分之意大利式), 已經係極之美味的宵夜; 有時如家中有沙律蕃茄的話, 用來切粒加橄欖油, 少少生蒜和 basil同埋丁點鹽, 又可以用來放在多士上, 就成了意大利著名的 bruschetta 小吃了.

有一天上灣仔法庭, 因為早散庭而又是星期五, 找到了灣仔的那家 "Flying Pan".



他們之前在中環開店, serve 24 小時的早餐, 大份得 lunch 都唔使食. 食過的都拍爛手掌, 今次他們在灣仔開店, 因為是樓上店的關係, 清靜得多, 也舒適得多. 買本攝影雜誌跑上去, 打電話回衙說遲點回公司後, 便可以慢慢嘆個 egg benedict, 吃其個半鐘的早餐了...

(仲要食完差不多夠鐘食飯!!!)

2010年3月11日星期四

冬季奧運會之 - 甩轆

香港的東亞運, 開頭就是一大輪得 "甩轆". 原來加拿大冬奧都係. 好在又如香港的足球一樣, 最尾男女子冰曲 (ice hockey) 都贏了冠軍, 閉幕又識玩自嘲才贏得國際輿論的歡心. 不過, 加拿大今次的甩轆, 似乎比香港的嚴重...

1) 有在戶外賽場 Cypress 的門票在售出後, 位置被 cancel 了
2) 開幕禮上四支用來點聖火冰柱, 其中一支 "升唔起", 搞到負責點火的速度滑冰運動員 Catriona Le May Doan 無盤可點, 呆立當場 (好在最尾到 closing 時特登安排有個小丑扮維修工人, 用無形的 "繩" 去 "拉" 返起支柱, 畀 Catriona 去點返)
3) 最大鑊係死o左人: 格魯吉亞單人雪橇選手 (Nodar Kumaritashvili) 在開幕當日早上訓練試賽時發生意外, 高速 (差不多 150km/h) 撞埋彎角, 直昇機送到醫院已經 certified. 搞到奧委會主席羅格燢過火屎, 雖然國際雪橇聯會 (www.fil-luge.org) 已聲明意外和跑道設計無關, 但這歷來第四位冬奧期間因參賽死亡的運動員 (也是冬夏兩個奧運會中歷來的第六位) 引來的 sadness (無一個中文字o岩用, 所以我用返 sadness) 實在不小 - 開幕禮上格魯吉亞運動員進場時國旗綁上黑絲帶, 所有該國運動員臂纏黑紗; 進場時所有觀眾起立, 亦有為死者默哀, 國際奧委會和加拿大旗下半旗; 而各國所有雪橇運動員 (lugers) 的頭盔上都配上黑色帶子, 以對這 21 歲就英年早逝的運動員作出致敬.
4) 戶外聖火盤無啦啦被鐵絲網圍住, 搞到相都影唔到張靚o既. 後來被媽叉完才撤走.

諸如此類, 連羅格在閉幕典禮上都話 "今屆好多好有紀念性的事, 也讓我見到友誼; 但有些東西應留到 2014年給下屆的俄羅斯城市索志, 但有些東西, 就不應該讓他們學習了".

其實, 好事也有不少; 所以話, 香港搞東亞運, 其實已做得好勁o架喇!!

2010年3月10日星期三

冬季奧運會之 - 既生瑜何生亮...

傳說中, 三國時美男子周瑜是被諸葛亮 "激死" 的. 在他病發時, 爆了一句 "既生瑜何生亮...!?" 出來.

就是說, 既然上天讓世上有周瑜, 為何還要有諸葛亮呢...

幾乎每隔幾年, 或十多年, 花樣滑永界都會有類似的情況.

由去年四大洲賽開始已經留意到韓國的金妍兒 (Yuna Kim), 不只因為她長得漂亮 (當然都有關啦!), 而係因為她實在係老朽的夢想真人版.

她有個半 official 的 fan page 在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pages/Yu-Na-Kim/53417067377?ref=ts

亦有個官方經理人網頁: http://www.yunakim.com/

不是說我會喜歡她, 而係當年老朽學溜冰時, 的確希望會有一個像 yuna 的女生在我身邊 - 雖然老朽其貌不揚, 但發o下夢都可以吧...? (我知當年同我一起 "闖蕩冰場" 的 "大細妹" O記一見到呢段可能即係噗一聲笑出來, 仲會笑到肚痛) 而當年學溜冰, 的確是為了追另一個已經不知所蹤的女生的. 好可惜, 老朽夫人由拍拖開始已經不太喜歡溜冰...

唔講自己, 講返呢個冰上世界先.

廿年前, 男子花滑有個稱為 "battle of the brians" 的, 就是美加兩個 Brian: Brian Orsen vs Brian Boitano; 而 Orsen 就是今天金妍兒的教練. 他們在 1984-1986 年鬥個你死我活; 加上傳媒炒炒作作的, 兩人自然 "監生" 視對方為 "仇家". 而數次 Orsen 都以些微之差敗在 Boitano 之下.

十年後, 一對都是來自美國的女孩 - Tonya Harding 和 Nancy Kerrigan, 就更加出名. 本來 Harding 的身價如日中天, 因為外貌上她的確比 Kerrigan 稍為優勝, 有點 "鄰家女孩" 感覺, 在冰場上一般會稍稍較得評判青睞. 但恐懼和貪念似乎戰勝了她, 導致她在 1994 那年的冬奧前數個月, 被指夥同前夫襲擊 Kerrigan, 使她腳部重傷, 差點去不了奧運. 後來東窗事發, 前夫認罪而她雖然後來無需要坐牢, 但卻背上了不義之名 (她自己後來含淚 "含糊地" 向 Kerrigan 道歉), 自此宣佈退出冰壇, 後來更有參與黃色事業和以 "壞女孩" 的形象參加 boxing 比賽, 卻被 "柴台" 收場. 而 Kerrigan 也不見得好, 被揭發個人私德有虧, 多次出言侮辱其他選手, 漸為其他選手取代, 不過總算進了美國冰總的 "Hall of Fame".

今天, 我們有金妍兒和日本的淺田真央.

鬥, 可能係良性, 也可以係惡性, 視乎自己如何自處. 反而現在最多聲氣的, 是一班 "塘邊鶴" 的民族人士. 一完場, 日本人開始口誅金妍兒, 說她買通評判, 又說她整容; 另一邊廂, 南韓人開始攻擊日本網站.

不覺得這是好幼稚的做法嗎?

上屆的東京世界花滑賽, 兩人分列第二和三, 賽後淺田真央還約了金妍兒一起去東京 shopping. 事隔一年, 加上兩國的 "世仇" 背景, 兩人言笑少了, 不過, 冬奧頒獎台上還有兩國主要媒體都沒刊出的擁抱照一幀. (最衰無 save 低張相...而家唔記得外國咩網見到喇...) 而淺田真央有的是韓國 fans, 也有更多的日本人成了金妍兒的擁躉.

當然, 兩人還有好些年要鬥下去, 不過希望她們還會繼續一起 shopping 之外, 也誠如 Orsen 教練在冬奧賽後訪問所言:

"Because of that (the battle of the Brians), I got better; because of Mao, Yu-Na's become better and vice versa. ...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y'll be thanking each other. ... These two girls have taken ladies' figure skating to a whole new level.''

暗暗打算, 要儲夠錢, 十年後請 yuna 做女王的滑冰教練, 哈哈哈哈...!!

2010年3月5日星期五

沒人看的冬季奧運會?

雖然已經閉幕, 不過都要講一下.

好在裝了有線電視, 所以有得睇冬季奧運會.

一向運動細胞不多, 幾間中打o下 wargame, 間中又和女王游一下水, 又間中玩o下乒乓球或羽毛球, 又好間中打一下壁球已經係老朽的運動. 不過當年老朽還是高中生的時候, 的確有幾年時間十分喜歡溜冰, 而且曾跟過 "師父", 學了幾個月, 又自學了好一會; 而當時的師父本身則是香港隊隊員的徒弟 (當然香港隊在世界上不是甚麼...). 所以也算是 "名正言順" 的 "學員".

其實好懷疑若不是女子花樣滑冰出了個金妍兒大美人, 搞到報紙有報導的話; 香港有無人知道今年在加拿大溫哥華搞過冬奧呢...

都怪有線電視沒有將有關的播映權分給香港的免費電視; 所以整個 Winter Games 都是無咩聲氣下完成的. 當然, 香港因地理和天氣, 本身少人玩冬季運動也是主因.

但其實這個冬奧, 搞得相當有聲有色. 老朽一向喜歡的, 除了花滑外, 還有雪上兩項 (一邊滑雪一邊玩埋長槍射擊呢...), 冰壺 (curling)* 和雪橇 (skeleton/bobsleigh). 可能加上之前做過東亞運義工, 更加對運動會義工有更深的感情. 見到場地和 Olympic Broadcasting Services 影到有義工都會想起早兩個月的東亞運.

老朽06年去過加拿大, 當時那邊接風的舅舅和友人都想我和太太去走一轉 Whistler, 即是溫哥華附近的大自然雪山山區, 也是今屆戶外場地的主場區; 當時無時間去不了, 現在從電視看到的 Whistler 風景, 才大嘆走寶, 因為真的十分漂亮和怡人.

冬奧沒有夏季奧運的規模和參加者是不爭的事實, 始終有些地方是無法派出選手參加的 - 不過今年有些熱帶地區也有人參加了滑雪, 當中好似包括了開曼群島和 (!) 巴基斯坦. (都咪話, 訪問中那位選手說是喜瑪拉雅山區來的, 咁當然係有雪啦!)

不過就算裝了有線, 可能都未必知道有 "冬奧台", 而且一開就是五個, 將平日的 1-5 號轉了做冬奧. 因為平日其他台根本就宣傳不足, 很多人都不知道有直播, 只看體育台的話真係都要等好一會才會看到有廣告; 所以香港今屆無咩人知道有 Winter Games, 有線都好難話無責任.

不過其實不只在加拿大, 原來不少外地和內地的朋友, 都視冬奧為大事之一, 尤其係當...

1) 開幕時四條聖火柱壤了一條, "無啦啦" "升唔起"; 和
2) 當然係金妍兒贏比賽的時候啦!

至於金妍兒和她的 "日本死敵" 淺田真央, 下文另述...

***

* 冰壺有點像草地滾球, 但是一個長得多的 game, 敗部有很多後來的機會 "翻身", 有點是個鬥智多於鬥力的 game. 詳情可參考: http://www.vancouver2010.com/olympic-curling/additional-information/about-the-sport_145904zQ.html 或
http://www.worldcurling.org/

2010年3月4日星期四

新春自煮行動 - 小食篇

行文之時, 已經過晒"新十五", 寫下都只係作個紀錄; 因為今年的過年小吃, 有成功, 也有失敗的.



這幾件 "油淋淋" 的, 是素鴨, 煎香後, 也可以叫作素燒鴨, 或可以加個美名「清宮素鴨」.

嚴格來說這不太算是過年食品, 只可以說是 party 小吃之一; 不過倒是有點來頭的東東. 因為據教我做法的老先生說, 是當年慈禧太后愛吃的小食之一, 又是太后的御廚之一教他的. 而這位老先生就是中環老街坊無人不識的 "遮王" 何希記 (何洪希先生). 我是在他早年檔口週年的小 party 上吃到, 到最近才 "的起心肝" 請益的. 不過遮王年已八十, 記憶力近兩年急劇衰退, 問他作法時找了老半天的小部子, 才勉力說得出, 還要太太在旁稍加提點才說得清.

做法是先煮滷汁, 是三碗水加一碗砂糖和半碗生抽, 還有一茶匙多點點的雞粉 (奇怪, 1) 這還算 "素"? 2) 慈禧太后的年代.. 有雞粉嗎? 不過, 好吃就別問太多了...) 煮滾後放至涼.

將腐皮切好合吃的 size, 浸一浸已放涼的滷汁, 之後摺起, 用牙籤將頭尾定位後, 排好碟上蒸二十分鐘. 放涼後到吃時煎或炸香. 滷汁還可以再滾後放涼入雪櫃再用, 相當 "抵食', 不過近時腐皮隨黃豆價格颷升, 幾蚊一張, 差不多要一元一件的素鴨, 成本可算幾高, 而且腐皮兩天未用完一定要放雪櫃才可多放十日, 否則一定發霉, 我就是這樣作孽, 浪費了十多元...



好看嗎? 一看, 就見到是 - 「南乳蛋散」... 不過呢...

是跟了細細妹送的江獻珠前輩食譜作的, 神形俱似, 但剛炸起時吃下去倒是脆的; 但放一兩小時後已經變得像 "甜蛋散" 一樣的有少少番潮; 後來再看多幾眼前輩的相, 原來她的蛋散似乎不是大家常在街上買到的那些; 前輩說用高筋麵粉, 但有朋友問其他做過的, 說是用普通粉, 使成件事更加撲朔迷離, 莫衷一是, 到現在還是無人解到的謎 (加上我無時間再用普通麵粉再做多幾次).



既是用了高筋粉, 有剩的話就可以做少少餅食了. 之前看到 "美女廚房" 的新晉靚女廚師 kit mak 的書, 提過用熱水和油搓開高筋粉可以做出酥餅; 家中有不少乾香草, 便用了 rosemary 來做這個燒餅; 食味相當不錯, 有驚喜. 而且唔係焗, 而係煎就食得, 方便到極!



又係一樣得啖笑的 - 笑口棗

都是按江前輩另一食譜所得, 不過炸出來, 又係神形俱似, 但放涼後半小時後已經覺得無咁好食和淋返. 做了兩三次, 又用不同的高低筋粉組合過, 結果係 --- 一樣好快淋, 就算 "翻炸" 都一樣...!! 真係唔知有無高人可以指點一下了... ><"



蜜燒雲腿 - 其實呢個係 "偷雞" 之作. 係早前和客戶去吃飯時見到的, 不過他們做得較為美觀; 都是用蜜餞 (蜜汁火方) 華腿加上蛋漿和上粉 (麵粉或生粉) 煎香便成. 雖然用的多數是華腿, 但名字卻是用了雲腿 (即雲南宣威火腿); 這個小吃也上得大檯, 也相當易做.



外母一向有炸茶泡, 不過做法比較特別, 蕃薯芋頭等刨片後先浸水將澱粉浸出來, 待水變白 (即澱粉已出) 再放出來吹乾才炸, 加上翻炸一次後, 可以放半個月絕不番潮. 想食鹹味的話翻炸後趁熱灑鹽, 熱力自己會將鹽味分佈; 而今年我就貪高興找她來我家一起炸, 茶泡攤開放涼時成間屋都係油煙味, 好有過年氣氛, 仲似工場多點!



這個也是一看便知的 - 芋蝦; 是老朽今年最成功的過年小吃作品; 初時刨片後再切, 切得總不好, 寧可花廿元買個好點的刨絲刨; 工作即時快得多.

食譜是網上四圍找的, 自己再加點心思加了些五香粉落找回來的食譜中, 雖然不用浸水, 但卻一定是翻炸一次才 keep 得久. 這次就對味了, 吃過的說還做得跟陳意齋的味道差不多 (咦... 都唔知係咪 "tum" 人o既... :) )

二斤芋頭炸出來有廿隻左右, 雖然也是 "工夫竇", 新手搞了兩小時有多才由刨到炸到翻炸做好晒; 卻還覺得出面賣十元一隻, 委實太貴了...

雖然不消一星期, 大家已經消化淨盡, 不過都的確係太熱氣, 也間接幫了女王快點傳染她的感冒給我... -_-"